權利要求
1.礦山修復用邊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桿(1)、第一卡爪(21)、連接桿(3)、轉動桿(4)和安裝架(8);
固定桿(1)上設置有通孔(102)和伸縮槽(103);伸縮槽(103)設置有多個;第一卡爪(21)對稱設置有兩個,兩個第一卡爪(21)的一端分別滑動設置在伸縮槽(103)處;連接桿(3)、轉動桿(4)、安裝架(8)和轉動軸(9)均滑動設置在通孔(102)內;轉動桿(4)轉動設置在連接桿(3)內部;連接桿(3)可拆卸連接安裝架(8);兩個第一卡爪(21)的另一端均滑動設置在安裝架(8)上;安裝架(8)上設置有用于驅動兩個第一卡爪(21)同步移動的驅動機構(10);轉動桿(4)的底端與驅動機構(10)輸入端驅動連接;驅動機構(10)包括轉動軸(9)、主動錐齒輪(1001)、從動錐齒輪(1002)、推板(1003)和絲桿(1004);轉動軸(9)轉動設置在安裝架(8)上;轉動桿(4)的底部與轉動軸(9)的頂部驅動連接;主動錐齒輪(1001)設置在轉動軸(9)上,主動錐齒輪(1001)與從動錐齒輪(1002)嚙合連接;推板(1003)設置有兩個,兩個推板(1003)分別設置在兩個第一卡爪(21)上;絲桿(1004)為雙向絲桿,絲桿(1004)與兩個推板(1003)均嚙合連接;從動錐齒輪(1002)設置在絲桿(100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修復用邊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固定桿(1)上設置有第二卡爪(22);驅動機構(10)設置有兩組,兩組驅動機構(10)部件相同,一組驅動機構(10)與第二卡爪(22)驅動連接;第二卡爪(22)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二卡爪(22)位于第一卡爪(21)的上端;從動錐齒輪(1002)、推板(1003)和絲桿(1004)均設置有兩個;主動錐齒輪(1001)與兩個從動錐齒輪(1002)均嚙合連接;兩個推板(1003)分別設置在兩個第二卡爪(22)上;兩個絲桿(1004)分別與兩個推板(1003)嚙合連接;兩個從動錐齒輪(1002)分別設置在兩個絲桿(1004)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山修復用邊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上均設置有斜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修復用邊坡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連接桿(
聲明:
“礦山修復用邊坡支撐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