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式輸送機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新型斷軸結構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
背景技術:
2.永磁電動滾筒是定子在內、轉子在外的永磁電機,永磁電動滾筒具有體積小、功率密度大、可直接驅動負載等特點。永磁電動滾筒中永磁體為重要原件,而永磁體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如果不能有效降溫,就會影響永磁電動滾筒整體性能。目前,通常采用水冷的方式對永磁電動滾筒進行降溫,即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其結構如圖1
?
2所示,該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內的固定軸由一根定子通軸110與兩件副板130、3件間隔板120和1件循環水套焊接構成,冷卻水由定子通軸110的兩個進口1111進入到兩個下水腔150中,然后通過上面的兩個間隔板豁口121進入到上水腔140中,上水腔140中冷卻水高度超過出水管路112的出口1121時,則通過出水管路112進入到定子通軸110的出水通路中,實現該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的循環水冷。
3.但是當這種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應用于大功率、大帶寬、低帶速的永磁帶式輸送機中時,經常出現因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太重而造成煤礦井下安裝及拆卸維修困難的問題。
4.因此,現有技術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斷軸結構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其通過第一定子軸及第二定子軸的斷軸式固定軸設計,降低了生產成本的同時,使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的整體重量降低了近15%,便于該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的井下安裝與拆卸維修。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7.一種新型斷軸結構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其包括同軸設置的第一定子軸及第二定子軸、套設于第一定子軸及第二定子軸外的冷卻水套,冷卻水套的兩端分別通過設置第一輪轂、第二輪轂與第一定子軸、第二定子軸密封連接,所述第一定子軸內分別設置有與冷卻水套連通的進水通道及出水通道。
8.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水套包括套設于第一輪轂及第二輪轂外的內筒、套設于內筒外的外筒、設置于內筒及外筒之間的冷卻腔、對應冷卻腔設置的進水口及出水口,內筒與外筒同軸排布并分別構成冷卻腔的上下邊界,冷卻腔內設置有用于實現冷卻水持續均勻流動的導流通道。
9.進一步地,所述內筒表面對應冷卻腔設置有隔板及若干導流板,通過隔板與若干導流板形成導流通道。
10.進一步地,所述隔板設置兩條且對稱分布于內筒表面
聲明:
“新型斷軸結構水冷式永磁電動滾筒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