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沖擊鉆。
背景技術:
2.現有的沖擊鉆一般具有三種工作模式:電鉆、電動螺絲批和沖擊鉆。早期沖擊鉆的工作模式切換功能和扭力調節功能都集中在扭力杯上,沖擊鉆齒輪箱檔位結構一般沿著扭力增大的方向依次設置螺絲檔、電鉆檔和沖擊檔,當需要從螺絲檔切換至電鉆檔或沖擊檔時,需要將扭力杯整圈旋轉到底才能切換到電鉆檔或沖擊檔,調節行程很大,調節速度慢,操作繁瑣,效率低。
3.此外,目前沖擊鉆通常是以彈簧壓住內齒圈的方式來控制扭力輸出,彈簧壓縮量的控制是以一個螺紋方式實現,螺絲檔,電鉆檔,沖擊檔都是用螺紋結構,由電鉆檔旋到沖擊檔時,進行螺紋操作需要一定的間隙,極易導致跳檔問題,但電鉆檔是需要電鉆最大扭力輸出,不能跳檔。
4.為解決上述問題,改進的沖擊鉆將工作模式切換功能單獨集中的功能切換環上,扭力杯只用于控制螺絲檔的扭力輸出,但現有沖擊鉆功能切換結構存在零部件結構過于復雜,結構尺寸不夠緊湊,零件制作工藝困難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沖擊鉆功能切換結構,可實現鉆檔、螺絲檔和沖擊鉆的快速切換,尺寸精簡、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6.為解決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沖擊鉆功能切換結構,包括齒輪箱前殼、功能切換環和輸出軸;所述功能切換環套設于所述齒輪箱前殼的外側圓周上;所述輸出軸穿設于所述齒輪箱前殼的中心處,所述輸出軸上從前至后依次設有跳檔墊片、三爪盤;還包括限位件、鎖止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三爪盤的軸向運動;所述鎖止件用于限制跳檔墊片的軸向運動;
7.所述功能切換環可帶動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鎖止件轉動,當所述功能切換環處于第一位置時,鎖止件與跳檔墊片沿軸向相接,鎖止件限制跳檔墊片的軸向運動,限位件與三爪盤軸向相接,限位件限制三爪盤的軸向運動,以實現電鉆功能;
8.當所述功能切換環處于第二位置時,鎖止件與跳檔墊片沿軸向分離,跳檔墊片可軸向往復運動,限位件與三爪盤軸向相接,限位件限制三爪盤的軸向運動,以實現螺絲批功能;
9.當所述功能切換環處于第三位置時,所述鎖止件與跳檔墊片沿軸向相接,鎖止件限制跳檔墊片的軸向運動;限位件與三爪盤軸向分離,三爪盤可軸向運動,以實現沖擊鉆功能。
10.可選地,所述鎖止件的后端面上設有凸柱,所述凸柱沿軸向分布于鎖止件的圓周上;所述跳檔墊片外側圓周
聲明:
“沖擊鉆功能切換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