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露天采礦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露天采礦用排水結構。
背景技術:
2.露天礦是把覆蓋在礦體上部及其周圍的浮土和圍巖剝去,把廢石運到排土場,從敞露的礦體上直接采掘礦石。當礦體埋藏較淺或地表有露頭時,應用露天開采比地下開采優越。
3.在開采礦石過程中,巖層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源等會在礦坑內聚集。露天礦排水的方式包括露天礦底部集中排水,即將巖層空隙中的地下水等水源匯集在露天礦的底部的水倉內,隨后使用離心泵將水倉內的水輸送至地表的儲水倉內,儲水倉內的水經過濾后可做他用,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
4.但是現在使用的離心泵在使用時,多為固定在某一位置或者將離心泵放置在水坑內,使用時,不便于使用人員調整泵體的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露天采礦用排水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露天采礦用排水結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面設置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設置有通過第一電機帶動一組齒輪進行轉動的橫架,所述橫架頂部的一側設置有通過第二電機帶動一組齒輪進行往復運動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底面設置有離心泵本體,所述底座外表面的兩側滑動連接有多個卡座。
7.可選的,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頂面的一端轉動連接的是所述橫架,所述橫架的底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安裝板遠離所述橫架底面的一端固定連接的是所述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相嚙合,使得橫架在使用時,可以進行轉動,方便調整離心泵本體的方向。
8.可選的,所述橫架頂面的一側形成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內部轉動連接有螺紋桿,所述通槽的內部形成有兩個區間,所述螺紋桿外表面的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位于一個所述區間內,所述橫架頂面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一側固定連接的是所述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四齒輪,所述第四齒輪與所述第三齒輪相嚙合,在使用時,方便使用人員調整離心泵本體的位置,使得整個裝置的結構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9.可選的,所述安裝座的截面形狀為l形,所述安裝座位于所述通槽的另一個區間內,所述安裝座與所述螺紋桿螺紋連接。
10.可選的,所述橫架遠離所述安裝座底面的一端設置有配重塊,可以穩定橫架的平
聲明:
“露天采礦用排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