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連接器用高抗沖阻燃聚苯硫醚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主要由以下組分制成:聚苯乙烯基微球、聚乙烯醇、修飾劑和聚苯硫醚。所述制備方法為:(1)將聚苯乙烯基微球、聚乙烯醇和修飾劑進行加熱混合,得混合料A;(2)將混合料A進行熔融共混擠出造粒,得聚乙烯醇母粒料;(3)將聚乙烯醇母粒料與聚苯硫醚進行加熱混合,得混合料B;(4)將混合料B進行熔融共混擠出造粒,即成。本發明復合材料不易變形,抗沖擊性能高,阻燃性能高,符合國際標準及國家標準,適用電子電氣、機械行業輕工業以及軍工、航空航天等特殊領域;本發明方法使得材料相容性好,工藝簡單,成本低,適宜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沖擊聚碳酸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聚碳酸酯、熱塑性淀粉、馬來酸酐和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得到預混料;其中,所述熱塑性淀粉與所述聚碳酸酯的質量比為(10~20):100;將所述預混料經反應擠出,得到所述聚碳酸酯和所述熱塑性淀粉交聯形成的互穿網絡彈性體;將聚碳酸酯與所述互穿網絡彈性體混合后,經熔融擠出,得到聚碳酸酯復合材料。該方法通過在過氧化二異丙苯存在的條件下將聚碳酸酯和熱塑性淀粉接枝馬來酸酐,反應擠出得到輕度交聯的互穿網絡彈性體結構,然后與聚碳酸酯共混熔融擠出,得到聚碳酸酯復合材料,不但制備工藝簡單,且制備得到的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能。
本申請涉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PBS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馬來酸酐接枝淀粉;將馬來酸酐接枝淀粉、1,4?丁二醇和生物質碳磺酸混合,得到前驅體;將前驅體經反應擠出,得到改性淀粉;將改性淀粉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混合熔融擠出,得到PBS復合材料。上述PBS復合材料,以生物質碳磺酸為催化劑,采用反應擠出法,使1,4?丁二醇和馬來酸酐接枝淀粉發生酯化反應,得到與PBS有很好相容性的改性淀粉,再將該改性淀粉和PBS熔融擠出,得到PBS復合材料,反應擠出和熔融擠出都通過擠出進行,大大提高了效率,簡化了工藝流程,設備投入、場地面積大大減小。
本發明涉及一種MOF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中,MOF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硝酸鋅和2?甲基咪唑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第一溶液;將硝酸銪和水混合,配制硝酸銪的水溶液,得到第二溶液;將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混合,轉移至水熱反應釜,在溫度為110℃?110℃的條件下反應,待反應完成后晶化,分離收集晶體物質,清洗干燥制得所述MOF復合材料,該方法可以得到具有較好發光效果的MOF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砌磚及其制備方法。該砌磚由包括廢棄型礦物料、聚乙烯泡沫、聚丙烯纖維素、硅鋁膠和水的制備原料制備而成;聚乙烯泡沫的質量是廢棄型礦物料質量的1%?10%,每立方米廢棄型礦物料和聚乙烯泡沫中加入2公斤?9公斤的聚丙烯纖維素;硅鋁膠的質量是廢氣物料和聚乙烯泡沫的質量之和的10%?25%;水的質量是廢棄型礦物料、聚乙烯泡沫和硅鋁膠質量之和的30%?40%;廢棄型礦物料選自礦渣、建筑垃圾和尾礦中的至少一種。該原料配方的砌磚,物理力學性能滿足要求,不僅成本低廉,實現了廢棄物的再利用,而且其防火、耐磨、耐腐蝕性能還得到了提升。同時,該砌磚的保溫、隔熱、隔音、高強、防水、抗震和抗裂等性能也能夠滿足建筑領域的需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式(I)結構的2?羥甲基丙烯酸酯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所述無規共聚物的數均分子量為1000?4000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2?羥甲基丙烯酸酯與苯乙烯的共聚物的制備方法,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將去離子水、2?羥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乳化劑加入到反應瓶中,攪拌并通入N2氣,水浴加熱至70~75℃并恒溫10~15min,之后滴加引發劑溶液,滴加完后,升溫至90℃反應半小時,冷卻,用乙醇破乳,得固體產物2?羥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本發明所提供的聚合物分子中含有羥基,可以提高聚合物或共聚物的親水性,從而大大改善聚合物的表面性能,另一方面羥基的引入也提供了可反應的基團,可用于制備特定的功能材料。
本發明公開一種選擇性還原氧化石墨烯及制備方法。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石墨烯的親水性、生物親和性與化學修飾性。具體為以特定還原能力的還原劑為選擇性還原劑,通過對石墨烯單片結構中兩個面上的含氧基團進行選擇性還原,達到消除氧化石墨烯片結構上的環氧基、羥基,保留片結構邊沿上的羧基。本發明提供的選擇性還原氧化石墨烯具有親水與疏水兩性的特點,單片結構的面上呈疏水性,而片的邊沿呈親水。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的純化;氧化石墨烯的選擇性還原;選擇性還原氧化石墨烯的純化。本發明的選擇性還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石墨烯中間材料,在生物醫學及功能材料領域有巨大的應用空間。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懷化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