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回路高電壓雙柱換位塔,它包括并列兩側回路的兩個分體塔,每個分體塔僅設跳線橫擔,導線絕緣子串直接固定在塔身;本實用新型中的兩個分體塔均按斷兩相導線設計,也就是兩個鐵塔可以承受四相導線同時斷線,抗冰、抗斷線性能成倍提高;取消了導線橫擔,鐵塔的重量和剛度自下而上均勻變小,抗風、抗震性能優;采用兩個無關聯分體塔分別支撐一回線路,降低了因倒塔造成兩回線路同時破壞的風險;將導線直接掛在塔身上,減小了力臂,塔身抗扭性能較好;因單個塔的根開減小,兩個塔的相對位置、相對距離可以自由控制、靈活布置,對地形、地物、地質條件的適應性好。
本實用新型涉及巖樣物性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巖樣物性測試裝置,包括立體盒子,所述立體盒子為內部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立體盒子的上表面左側和左側頂部開設有貫穿式的收納口,所述收納口的內部對稱固定有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的相對端之間轉動連接有硬度計;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對巖石硬度等巖石物理性質參數進行系統化提取,利用硬度計、刻度尺、鉛錘重量及立體盒子重量,可以對巖石密度、硬度等進行直接測量,利用白光、激光及紫外光可以對巖石細微結構、光學屬性、含油氣性等特征進行描述,地質樣品觀察測量時,刻度尺可以作為參照物,指示長度大小。
一種下部擴大段壓力型復合錨桿,屬于抗浮錨固技術領域,所述復合錨桿的上部是由水泥土、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固結體形成的普通錨固段,下部是由外圍水泥土、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固結體包裹的空心管狀混凝土桿體與其內設預應力鋼筋或鋼絞線的筋體組成的錨固擴大段,所述空心管狀混凝土桿體的底部與錨固擴大段的底部相接,空心管狀混凝土桿體內設置的筋體下端連接有錐形托體,錐形托體設置于空心管狀混凝土桿體底部并形成封閉,管內通過注漿管灌注注漿體。本實用新型的下部擴大段復合錨桿,可有效利用下部土層承載力高的地質條件,大幅度提高單錨承載力,具有施工簡便、質量保證性好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常壓換刀刀盤滾刀受力實時監測裝置,能根據滾刀的受力推斷盾構機開挖面的地質信息,從而調整盾構機掘進參數,這樣一方面避免了滾刀的過載和劇烈振動,使滾刀的用壽命延長,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盾構掘進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包括筒體,筒體內壁的左端設置有刀座,刀座內設置有滾刀,筒體內壁的右端設置有端蓋,筒體的外側由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焊接座和常壓換刀裝置,焊接座和常壓換刀裝置可拆固連,常壓換刀裝置和筒體的底部法蘭通過螺栓連接,螺栓通過導線連接信號調理模塊,信號調理模塊連接PLC,PLC連接監控計算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泥石流道路柵欄,涉及地質災害防治設備領域,該防泥石流道路柵欄的豎欄桿底部連接有預埋板,豎欄桿之間水平設有若干根橫欄桿,支撐桿與預埋板組成等腰三角形,每根豎欄桿頂部均固定連接有斜拉繩,斜拉繩端部均系有地錨,豎欄桿之間均固定有兜網,相鄰的豎欄桿之間均固定有“米”字形的加強繩。施工安裝時可將預埋板預埋在山坡下道路的兩旁,并將豎欄桿設有斜拉繩的一面朝向山坡,再將地錨預埋到山坡地層下面,使斜拉繩拉緊豎欄桿。發生泥石流之后,兜網可兜住山坡滾下的泥石,支撐桿和斜拉繩可起到支撐作用,防止道路柵欄被泥石流輕易地沖垮,最大限度地保護山坡旁邊的道路。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質勘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輕型全風化層勘探工具,包括鏟柄和鏟頭,鏟頭上均勻設置有齒。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在遇到砂性強,濕度小的全風化層時,可以通過鏟頭上均勻布置的齒間空隙攜帶出松散土樣,能夠有效的提高鉆探效率,節約勘探時間、勞動量及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雙護盾掘進機,包括刀盤、與所述刀盤固定連接的主驅動以及依次裝配設置的前盾、伸縮盾、支撐盾、尾盾,伸縮盾包括套設的伸縮外盾和伸縮內盾,前盾的上半部包括前盾外側盾和前盾內側盾,前盾外側盾相對于前盾內側盾徑向擴張和收縮。伸縮內盾的上半部包括伸縮內盾外側盾和伸縮內盾內側盾,伸縮內盾外側盾相對于伸縮內盾內側盾徑向擴張和收縮。支撐盾的上半部包括支撐盾外側盾和支撐盾內側盾,支撐盾外側盾相對于支撐盾內側盾徑向擴張和收縮。本實用新型在掘進過程中,如果遇到劣質地質掘進時,整個盾體的徑向直徑大小能夠收縮,使整個盾體的外圓面迅速與圍巖之間形成間隙,實現掘進機順利脫困及掘進。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土體原位剪切強度快速測試裝置,主要由拉桿、位移夾片、位移傳感器、環形測力計、液壓空心千斤頂、調平螺桿、承載底座、單向活塞汽缸、雙向活塞汽缸、L型剪切板、盒形剪切板、孔隙水壓力計、氣壓手泵、換向閥、液壓手泵組成;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快速在原位測試土體的內摩擦角和粘聚力,相比室內試驗更加方便快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由簡單模塊組成,可拆卸,易攜帶,操作簡單??朔爽F有設備在動力機構、剪切面積、剪切受力方式、排水條件等方面的不足,在工程勘察各個階段都有較強的適用性,可為工程地質勘探提供可靠的原位測試數據。
本實用新型由可調自動灌泥漿機構和倒掛膠塞組成??烧{自動灌泥漿機構一般安裝在套管柱下部倒數第三根套管接箍內,用以自動灌泥漿和控制套管底部壓力。在石油、地質完井固井過程中,能縮短下套管時間,減少對地層激發壓力的產生很有好處。其主要技術特征是下套管過程中能自動灌泥漿,注完水泥,替完泥漿后倒掛膠塞能自鎖在倒掛板上形成雙密封裝置。其加工、裝配和安裝簡便,易于實現系列化,便于推廣應用,經濟效益顯著。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適應地形便攜式安全防護裝置,包括主立桿和防護網,防護網掛設在主立桿上,主立桿的下端設有可伸縮的插桿,主立桿的下部套設有輔助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該防護裝置可用于道路施工、管道施工以及土方開挖等現場防護,根據地形地質條件不同,調整防護裝置的使用狀態保證防護的穩定性;當防護裝置安裝點的土地較為松軟時,插桿伸出主立桿的下端,插入地面,增加防護裝置安裝的穩定性;當防護裝置安裝點的地面較硬時,插桿縮回主立桿,主立桿依靠輔助支撐結構保證防護裝置安裝的穩定性。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公路工程監理用高精度探釬機,涉及探查地基地質技術領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兩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端相互靠近的一側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支撐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軸和轉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外側轉動連接有第二繩索,所述第二繩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落錘,所述落錘的底部中間固定連接有第一繩索。通過設置傾斜的清潔刷,在探釬向下進行沖擊時不對探釬造成下降的阻力,在鉆探結束后,探釬在第一繩索在帶動下向上移動,此時清潔刷對探釬上附著的泥土進行清理,通過清理時,探釬在輥輪上滑動,第一伸縮桿帶動彈簧伸縮移動,提高清潔刷的緩沖能力,進一步提高清潔力。
本實用新型涉及巖土測定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復雜地形巖土工程勘察用測定裝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設有支撐座,支撐座及底座之間固定設有一組支撐腿,支撐座的上端固定連接有U形板,且U形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液壓缸,液壓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驅動件,驅動件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鉆桿,鉆桿的內部開設有環形腔,環形腔的下側壁開設有環形進土孔,環形腔的內部上側滑動連接有取土環,且取土環的下端左側固定連接有拉桿。本實用新型在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巖土勘察分層時,可以準確分析巖土分層,測定精度高,并可以精準快速測定地下水位,為后續施工作業提供有效指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護盾式雙支護掘進機,解決了現有護盾式TBM發生卡機時操作困難、耗時耗力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前后相連的前盾和尾盾,前盾上設置有刀盤,尾盾內設置有管片拼裝機,前盾和尾盾之間的頂部開設有拱架安裝口,拱架安裝口可拆卸設置有封板,盾體內設置有與拱架安裝口相對應的拱架安裝器。當發生卡機時,本實用新型可便捷地拆除前盾和尾盾之間的封板,施工人員可以便捷地將卡機部分的圍巖挖除;隨后拱架安裝口下方的拱架安裝器將預制拱架支護在破碎圍巖下方,然后將封板重新安裝在拱架安裝口上。本技術方案不僅能夠對破碎圍巖進行支護,而且還能在地質較差的地層進行預支護,進而可控制圍巖防止變形,避免尾盾被再次卡死。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漿堵漏模擬試驗裝置,包括試驗箱、灌漿機、注漿管、應力加載系統、甲烷氣瓶、量筒,采用注漿加固的采用注漿加固的方法可將破碎煤巖體強度重新粘結為統一的整體,封堵煤體內大量裂隙,是治理井下地質類災害的最有效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方便,能夠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出煤層受力情況下的實際注漿堵漏效果。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質勘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考古發掘用的探鏟,包括鏟體,所述鏟體的頂部設置有把手桿,所述把手桿的底部中間位置連接有調節結構,所述調節結構包括上施力桿體、連接桿、下施力桿體、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以及鎖緊螺栓,所述下施力桿體的底部連接有鏟頭組件,所述鏟頭組件包括和連接桿連接固定連接的鏟頭連接套,所述鏟頭連接套的底部連接有鏟頭端,所述鏟頭連接套的左右兩端設置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和鏟頭端之間連接有輔助施力桿,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調節結構,可以對探鏟的長度進行調節,適用于不同的條件下進行使用,使得設備使用時更加的靈活。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頂推機構及包括該機構的掘進裝置。該頂推機構包括頂推環,頂推環和頂推件連接,頂推件與支撐結構連接,支撐結構支撐固定在圍巖上。該掘進裝置包括上述的頂推機構。本實用新型優勢主要有:包含原有TBM所有功能;后配套區域包含一套頂推結構;后配套區域可以獨立拼裝管片;施工適應地質性更強。
本實用新型屬于隧道掘進施工設備技術領域。一種截割部,設于掘進設備的機體前部,包括中部回轉刀架、布設在所述中部回轉刀架周向的截割臂、第一驅動部和第二驅動部,在所述截割臂的端部設置有截割動力頭;第一驅動部驅動所述中部回轉刀架動作;第二驅動部驅動所述截割臂和所述截割動力頭動作。一種隧道掘進設備,包括機體、截割部和輸送系統,在所述機體下部設置有行走部,機體上設置有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截割部設置在所述機體前端。本申請整體結構設計合理,其通過配置兩個截割動力頭和一個大型中部回轉刀架,實現了新的掘進施工工藝,具有截割效率高,且能夠滿足具體地質條件下作業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綜放工作面三維群組協同放煤模擬裝置,本實用新型構建了能夠模擬綜放工作面不同工藝放煤的群組協同放煤裝置,通過液壓系統控制液壓支架插板的伸縮從而實現任意多個放煤口的打開閉合,通過螺旋桿的轉動實現液壓支架的移架,放煤步距隔板和泡沫支撐體可以防止頂煤冒落,放煤步距隔板上一個刻度可以代表一個放煤步距,四周有機玻璃板的設置,可記錄分析放煤過程中的煤矸運動規律。本裝置為研究群組協同放煤方法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放煤工藝參數提供了實驗室模擬條件,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多放煤口共同作業,提高放煤效率,可以使煤矸分界面形成一條近似傾斜的直線,減少矸石層混入煤層中,提高頂煤回收率和含矸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變電站設備支架免承臺灌注樁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承臺灌注樁基礎包括灌注樁和設備支架柱,灌注樁與設備支架柱連接,設備支架柱的軸心線與灌注樁的軸心線在一條軸心線上,灌注樁的橫截面積尺寸為設備支架柱橫截面積尺寸的2~4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灌注樁代替獨立基礎承臺,采用“單柱單樁”的短柱基礎,可避免部分基坑開挖,減少現場濕作業,同時減少基礎占地,進而減少基礎與戰區管溝碰撞的情況;對于部分地下水位較高的地質情況,可減少基坑降水,節省工程造價;且有利于實現機械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縮短項目工期;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免承臺灌注樁基礎值得在變電站設備支架中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市政管道防沉降結構,包括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間安裝有金屬軟管和與金屬軟管相互配合的保護裝置,保護裝置包括分別安裝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的第一環形安裝板和第二環形安裝板,第一環形安裝板和第二環形安裝板上均安裝有連接裝置,第一環形安裝板一側的外側壁上固定安裝有與金屬軟管相互配合的防護板,且防護板遠離第一環形安裝板的一端插設在第二環形安裝板上。本實用新型中結構簡單,只需在容易出現地質沉降的位置安裝此結構即可,無需在整個管道上安裝,不僅安裝拆卸方便,而且制造和使用成本較低,經濟適用性較好,適合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連續波雷達的隧道圍巖形變量測預警系統,包括用于通過線性調頻連續波測量隧道圍巖的微小位移信息,并通過通訊模塊將信息傳送至上位機的圍巖形變量測雷達終端,以及用于接收圍巖形變量測雷達終端傳送的位移信息,并根據此位移信息進行分析計算,實現隧道圍巖形變的量測預警的上位機。本實用新型利用圍巖形變量測雷達終端對隧道內圍巖的微小位移進行測量,并將數據通過上位機進行分析處理,實現對隧道的地質監控量測和預警預報,能充分適應隧道內光線昏暗、噪音大、濕度大、粉塵多、干擾頻繁的惡劣環境,測量精度穩定,降低了人工頻繁查看所產生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一種水壓致裂測試裝置用壓裂段注水管,屬于地質測量技術領域,包括管體和設置在管體壁上的注水通道,關鍵在于:所述注水通道內設置有單向控制裝置。單向控制裝置包括套管、設置在套管內的臺階孔、位于臺階孔大孔內的彈簧和密封鋼球、設置在臺階孔臺肩處的密封圈及位于套管出水端的擋板,擋板中心開設有出水孔,密封鋼球借助抵在擋板上的彈簧頂緊在密封圈上形成逆向密封結構。該單向控制裝置的技術方案中,密封鋼球和彈簧接觸后的總長度略長于臺階孔大孔的高度,可保證密封鋼球接觸密封在密封圈上,避免鉆孔內的水和雜質從出水端流入。單向控制裝置可避免鉆孔內的雜質和水逆流至壓裂段注水管內,進而避免雜質流入測試裝置內。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協助鉆機快速鉆孔特制的鉆頭,有效的解決了目前鉆機不適用于地質多變的隔離柵立柱基礎開挖的問題;解決的技術方案包括主鉆頭,主鉆頭的上端同軸安裝有螺旋葉片,主鉆頭的左右兩側對稱安裝有兩個輔助鉆頭,每個輔助鉆頭包括兩塊成鈍角焊接在一起的鋼板,其中一塊鋼板的外端焊接有兩個合金刀頭;本實用新型在既保證了高機動性,又保證了挖孔能力,同時結構簡單,易于拆卸和更換。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常壓刀盤可視化裝置,包括固定箱和伸縮箱,固定箱與刀筒相連接,固定箱內設有伸縮箱和液壓油缸,伸縮箱與固定箱滑動配合,液壓油缸一端與固定箱連接、另一端與伸縮箱連接,伸縮箱內部設有攝像機和照明燈,伸縮箱設有攝像玻璃窗和照明窗,攝像玻璃窗的位置與攝像機相對應,照明窗的位置與照明燈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對刀盤開挖面的觀察,使盾構施工人員可以及時了解刀盤開挖面的地質情況,進而調整掘進參數,提高施工效率;可在盾構機不開倉的條件下檢查刀盤結構及刀具,不僅降低了盾構施工成本,也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安全;可以安裝一個或同時安裝多個,能夠實現對常壓刀盤結構、刀具和刀盤開挖面的全面和局部的觀察。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屬探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