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溫控式鋰電池負極研磨設備,包括底箱,底箱內頂部設有橢圓內箱,橢圓內箱的側面拐角處均開設有溫控通孔,每個溫控通孔的內部均插設有溫控電棒,且橢圓內箱內安裝有擠壓破碎機構,底箱內中部設有半圓篩板,位于半圓篩板的上方在底箱內安裝有研磨組件;位于半圓篩板的下方在底箱內設有振動篩板;底箱的右側面設有側箱,側箱內安裝有螺旋輸料機構。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溫控式鋰電池負極研磨設備的研磨方法;本發明通過各機構組件的配合使用,解決了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磨不徹底的問題,且整體結構設計緊湊,可有效的對負極材料進行研磨破碎,進一步提高了其成品率。
本發明涉及匣缽窯具制備技術領域,提出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用雙層復合結構匣缽及其制備方法。上述鋰電池正極材料用雙層復合結構匣缽包括內層和外層。鋰電池正極材料用雙層復合結構匣缽的制備方法包括制備外層結構生坯、制備內層結構生坯、加工成型、干燥和高溫燒結等步驟。采用該方法制得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用雙層復合結構匣缽,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循環使用次數多,壽命長,有較小的熱膨脹系數,優良的熱震穩定性和一定的承壓強度,而且正極材料與該匣缽接觸時易剝落,使用過程中匣缽不起皮,不掉渣,無污染,適用于多種鋰電池正極材料燒結過程,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便于摻料的鋰電池負極混合容器,包括底箱,底箱內設有內筒,內筒底面中部設有空心筒,底箱的頂面中部插設有主動軸,位于內筒的內壁與空心筒的外壁之間設有若干從動軸,若干從動軸通過行星嚙合機構與主動軸連接;底箱的右側面上下兩側均設有固定板,位于下方的固定板的頂面上設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電機軸端部設有驅動軸,且驅動軸通過驅動機構與主動軸連接。本發明還公開了便于摻料的鋰電池負極混合容器的混合方法;本發明通過各機構的配合使用,解決了鋰電池負極材料混合效果不佳的問題,且整體結構設計緊湊,可對原料進行快速有效的翻滾混合,進一步提高了原料混合的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鋰電池負極制備裝置。包括底箱、橢圓內箱,底箱內設有橢圓內箱,底箱的頂面開設有橢圓通孔,橢圓內箱的頂端部延伸至橢圓通孔內并與橢圓通孔固接,橢圓內箱的外壁與底箱的內壁之間預留有間隙,預留間隙的內部設有加熱組件;橢圓內箱內底面設有一對密封軸承,密封軸承的內部均插設有攪拌軸,位于橢圓內箱內在一對攪拌軸上套設有若干固定環,固定環的外表面均設有若干攪拌槳,一對攪拌軸通過驅動機構與底箱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各機構組件的配合使用,解決了鋰電池負極材料攪拌不均的問題,且整體結構設計緊湊,進一步提高了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效果。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鋰電池負極制備方面。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電容鋰電池,包括電池外殼、電池正負電極以及設置在電池外殼內部的電容組和鋰電池組,所述電容組和鋰電池組的正負極與電池正負電極并聯,所述鋰電池組與電池外殼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采用絕緣材料;通過利用法拉電容的超強放電能力和濾波能力,與磷酸鐵鋰電芯不同于鉛酸的無自放電特性,兩者組合,電容專注啟動和濾波,鋰電池專注存儲電量以對電容的電位起保持作用;汽車按下啟動按鈕那一瞬間,電容率先放電,汽車啟動平穩后,汽車發電機開始工作,電容開始濾波進程,讓汽車電路中波形趨于平滑,同時給鋰電池平穩充電,電容的壽命長于鋰電,鋰電又在電容庇護下壽命延長,理論可以超過十年。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負極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用于鋰電池負極的一體式打磨機。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端設有多個支撐板,多個支撐板上端連接有同一個固定板,固定板底端設有氣缸,氣缸輸出端設有定位板,定位板底端設有打磨機,工作臺上端設有多個垂直板,相對的兩個垂直板轉動連接有同一個驅動軸,多個驅動軸連接有同一個傳輸帶,位于中部的驅動軸端部貫穿垂直板側壁延伸至外部,并設有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可有效的節省人們手動放置和去除鋰電池負極的勞動力,減少了鋰電池負極打磨的時間,從而提高了鋰電池負極制備的效率,在打磨時可將鋰電池負極有效的固定住,提高了鋰電池負極打磨的效果。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鋰電池負極打磨方面。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特別是一種高強度鋰質瓷。為了提供一種熱穩定性好的鋰質瓷,本發明所述的鋰質瓷坯料的重量百分比組分為:鋰輝石42-52%、大同土25-35%、淘洗龍巖土5-10%、山陰土5-10%、井陘土2-8%、石英2-8%、于寺土1-5%、滑石2-7%。坯料破碎后加工成80目的細粉后入濕式球磨機,料:球:水=1:2.5:1,磨細18小時,過250目篩,篩余量為0.6%。研磨后的坯料經濾泥機濾干后,再由真空練泥機攪拌兩遍,真空度≥0.09MPa。燒成溫度為1250℃-1320℃。本發明有效提高了傳統鋰質瓷的熱穩定性,450℃-20℃熱交換一次不裂。?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陽泉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