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冶金用固液分離裝置,涉及冶金領域。該冶金用固液分離裝置,包括機殼,機殼右端固定連接跨越連接環,跨越連接環內槽固定連接有篩選電機,篩選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動齒輪,推動齒輪外表面嚙合連接有大齒環,大齒環左端固定連接有篩選滾筒,篩選滾筒與機殼轉動連接,篩選滾筒內側轉動連接有進料板,進料板與跨越連接環固定連接,進料板左側固定連接有固料托盤。該冶金用固液分離裝置,通過篩選滾筒旋轉,使混合液中的固體和液體利用網格滾筒進行固液快速分離,通過壓縮滾軸擠壓擠壓傳送帶,使擠壓傳送帶表面的固體通過擠壓進行干燥排出,解決了冶金混合液無法大量持續處理的問題,達到了持續穩定固液分離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土鎳礦酸浸液的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將除過鐵鉻鋁后的紅土礦酸浸液,直接進行電沉積,得到鎳鈷中間體,回收其中絕大部分的鎳和鈷及部分錳,回收的金屬鎳鈷經酸溶后,萃取除雜,進一步用于制造鎳鈷產品。經初步除去鎳鈷后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堿性物,完全沉淀除去其中的鎳、鈷、錳,再經過濾分離,得到的固相返回用于中和,液相為硫酸鈉或氯化鈉和含鎂溶液,加入氫氧化鈉使鎂完全沉淀,生成鎂產品,硫酸鈉或氯化鈉經過雙極膜電解,生成氫氧化鈉和硫酸或鹽酸,氫氧化鈉返回用于中和,硫酸或鹽酸返回酸浸系統。該工藝可以有效的除去錳和鎂,并可完全利用其中的冶煉廢水,回收其中的酸和堿。
本發明屬于鹽酸儲運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講公開了一種鹽酸槽罐自動化吸收酸霧的裝置。其主要技術方案為包括,能夠置于鹽酸槽罐上部的、其下口能夠與該鹽酸槽罐的罐口連接的四通閥;在構成該四通閥的上部設置有通過控制開關與純凈水源連通的水罐;該水罐的底部通過鹽酸閥門與所述四通閥的上口連通;四通閥門的左口設置有空氣進口單向閥,四通閥門的右口設置有酸霧出口單向閥,該酸霧出口單向閥與通入水罐底部的插底管連接;在水罐的頂部設置有呼吸閥門。該裝置能夠實現與鹽酸生產、使用和儲存的配套有效防止酸霧的外溢而造成環境污染現象的發生,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
本發明屬于氯化石蠟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講公開了一種氯化石蠟副產氯化氫的凈化工藝。構成該裝置的結構包括由副產氯化氫氣體預處理機構、氯化氫氣體吸收機構、濃鹽酸油酸分離機構和濃鹽酸解析機構構成;使用時,由副產氯化氫氣體通過預處理機構進行去除氯氣和部分蠟油的預處理,形成較為純凈的氯化氫氣體;然后通過多級降膜吸收塔將所得的氯化氫氣體吸收形成鹽酸;再通過油酸分離機構僅一步將所得鹽酸中的有機物分離形成高純度的氯化氫氣體;再通過濃鹽酸解析機構將其解析出合格的氯化氫氣體。利用該裝置分離出的氯化氫氣體不僅生產成本低,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更主要的是可以使氯化石蠟副產氯化氫得到充分的利用,節約了資源和能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濕法冶金紅土鎳礦的浸出渣制備礦物棉纖維的方法及其應用,所述方法為:以濕法冶金紅土鎳礦的浸出渣為原料,在原料中添加調制劑,常溫固態混合調制使酸度系數≥1.2,然后將混料熔融、出料、成絲得到礦物棉纖維;或,以濕法冶金紅土鎳礦的浸出渣為原料,將原料熔融、出料、成絲得到礦物棉纖維。該方法可減少固廢,降低環境污染,用于制備巖棉,提高建筑隔熱保溫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本實用新型涉及澆注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自動化澆注機,包括支撐裝置,支撐裝置用于支撐鐵水包,包括第一軌道、移動小車、橫移小車、升降裝置、第一驅動件和轉盤,第一軌道位于模型一側,第一軌道方向與模型布置方向平行,移動小車設置在第一軌道上,移動小車在第一軌道上移動,移動小車上具有第二軌道,第二軌道與第一軌道垂直,橫移小車設置在第二軌道上,沿第二軌道移動,升降裝置設置在橫移小車上,第一驅動件設置在升降裝置上,轉盤轉動設置在升降裝置上,支撐裝置設置在轉盤上,升降裝置帶動第一驅動件、轉盤和支撐裝置升降。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鐵水包不能移動且需要人工操作才能進行澆注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冶金用固液分離裝置,涉及冶金領域。該冶金用固液分離裝置,包括機殼,機殼右端固定連接跨越連接環,跨越連接環內槽固定連接有篩選電機,篩選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動齒輪,推動齒輪外表面嚙合連接有大齒環,大齒環左端固定連接有篩選滾筒,篩選滾筒與機殼轉動連接,篩選滾筒內側轉動連接有進料板,進料板與跨越連接環固定連接,進料板左側固定連接有固料托盤。該冶金用固液分離裝置,通過篩選滾筒旋轉,使混合液中的固體和液體利用網格滾筒進行固液快速分離,通過壓縮滾軸擠壓擠壓傳送帶,使擠壓傳送帶表面的固體通過擠壓進行干燥排出,解決了冶金混合液無法大量持續處理的問題,達到了持續穩定固液分離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濕法冶金紅土鎳礦的浸出渣制備礦物棉纖維的方法及其應用,所述方法為:以濕法冶金紅土鎳礦的浸出渣為原料,在原料中添加調制劑,常溫固態混合調制使酸度系數≥1.2,然后將混料熔融、出料、成絲得到礦物棉纖維;或,以濕法冶金紅土鎳礦的浸出渣為原料,將原料熔融、出料、成絲得到礦物棉纖維。該方法可減少固廢,降低環境污染,用于制備巖棉,提高建筑隔熱保溫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本發明屬于炭電極技術領域,公開了碳納米超微材料大規格炭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將煅后的固體原料電煅無煙煤、石油焦、石墨碎,經振動篩篩分與高效能磨粉設備進行超微碳納米級粉料磨粉、電子配料系統配料后進入一種雙速高效節能混捏鍋同時加入經過處理的添加劑(碳酸鹽)攪拌、干混后,加入煤瀝青。由于超微碳納米級粉料可以使骨料與焦粒間充分的結合,改善電極的性能,完善了電極的內部結構,確保了炭電極的安全使用性能,達到降低電極電阻率;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抗折斷性能、抗拉伸性能;延長電極使用周期壽命、降低埋弧電爐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屬于特炭質電極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加入添加劑的特大直徑抗氧化炭質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將煅后的固體原料電煅煤、石油焦、石墨碎,經振動篩篩分、電子配料系統配料后進入一種雙速節能混捏鍋同時加入經過處理的添加劑碳酸鎂攪拌、干混后,加入煤瀝青。由于碳酸鎂是單斜結晶無定型粉末固體,無毒無、無氣味,性質比較穩定,在炭質電極焙燒過程中易分解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該抗氧化炭質電極采用碳酸鎂作為電極的添加劑,可以改變電極的空氣反映殘余率,降低空氣對電極的滲透率,改善電極的性能,達到降低電極電阻率和消耗、延長電極使用周期壽命、降低埋弧電爐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屬于炭電極技術領域,公開了鈦渣冶煉專用炭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將煅后的固體原料電煅煤、石油焦、石墨碎進行篩分、電子配料系統配料后進入混捏鍋攪拌、干混,然后加入煤瀝青混捏,再經成型、焙燒和機加工生產出鈦渣冶煉專用炭電極成品。本發明提供的鈦渣冶煉專用炭電極不存在瀝青揮發份、體密高、灰分低、抗氧化性好,用其代替自焙電極,沒有焙燒散發的煙氣揮發份,節省了自焙電極焙燒過程中的電量消耗,實現了節能環保,且安裝簡便,不會由于操作不慎造成電極軟斷、硬斷事故的發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本發明屬于炭電極技術領域,公開了鐵合金冶煉專用炭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將煅后的固體原料電煅煤、石油焦、石墨碎、炭黑二次料進行篩分、電子配料系統配料后進入混捏鍋攪拌、干混,然后加入煤瀝青混捏,再經成型、焙燒和機加工生產出鐵合金冶煉專用炭電極成品。本發明提供的鐵合金冶煉專用炭電極不存在瀝青揮發份、體密高、灰分低、抗氧化性好,用其代替自焙電極,沒有使用過程中焙燒散發的煙氣揮發份,節省了自焙電極焙燒過程中的電量消耗,實現了節能環保,且安裝簡便,不會由于操作不慎造成電極軟斷、硬斷事故的發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電解槽用側部一次成型的異型碳塊,屬于鋁電解槽的爐襯材料領域。它是由無煙煤、冶金焦、煤瀝青等原料經模壓一次成型經高溫焙燒而成。該異型碳塊在結構上克服了普通傳統側塊在砌壘爐內時需要耗工、耗時、勞動強度大的冷搗糊填補工序。具有整體結構好、強度高、爐體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本發明屬于炭素材料配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炭素材料焙燒用填充料。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填充料料體,所述的填充料料體為油母頁巖顆粒,所述油母頁巖顆粒的粒度為6mm以下。本發明所提供的炭素材料焙燒用填充料,使用粒度為6mm以下的油母頁巖顆粒作為炭素材料焙燒用填充料料體。由于油母頁巖是一種蘊藏量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價格比冶金焦低約2/3,從而使得成本大大降低。油母頁巖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其熔點在1300℃——1400℃,能承受焙燒的高溫不被燒融,而且在高溫焙燒條件下氧化燒損低。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衡水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