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鋰金屬復合材料及其改性材料以及它們的制法和電池,其中,將碳材料進行水熱反應,接著進行燒結,然后進行超聲處理和濕式攪拌球磨處理,獲得親鋰化碳材料,然后將鋰金屬加熱熔融,與所述親鋰化碳材料進行攪拌反應,進一步在攪拌下升溫,獲得在孔內、層間、管內附著鋰合金的鋰金屬復合材料。此外,可進一步對所述鋰金屬復合材料進行表面改性,獲得鋰離子電池用改性鋰金屬復合材料。由此,本發明的鋰金屬復合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高,能夠顯著改善鋰金屬的體積膨脹和減少鋰枝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首次庫倫效率、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PTFE/氮化硼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采用液相混合的方法先得到混合粉末,再進行冷壓燒結制得復合材料。依次包括下述步驟:1)氮化硼(BN)的剝離:將六方氮化硼粉末用熔融檸檬酸處理24h后水洗至中性,再進行過濾、干燥得到氮化硼納米片(n?BN);2)聚四氟乙烯(PTFE)和n?BN的混合:分別將PTFE粉末、氮化硼納米片(n?BN)各自分散于硅油中形成穩定乳液,再經強烈攪拌均勻混合,過濾,用二氯甲烷洗滌,干燥后得到混合粉末;3)冷壓成型與燒結:將混合粉末放入模壓模具中,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冷壓,取出型坯,放置于燒結爐中,按一定溫度曲線進行燒結,最終得到PTFE/氮化硼復合材料。本發明采用的液相混合法有效改善了混合均勻性,制得的PTFE/氮化硼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能和導熱性能。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MOFs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以海藻渣為原料制備MOFs復合材料,其含有豐富的官能團,經過炭化后表面形成較多得到孔道結構,利用該多孔道結構可大量吸附污水中重金屬離子;本發明在制備MOFs復合材料過程中,還將浸漬材料置于納米貴金屬溶液中浸泡,經過浸泡后的復合材料表面會形成納米貴金屬顆粒,納米貴金屬顆粒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進一步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本發明還包括聚丙烯腈、聚乙二醇,浸泡物與聚丙烯腈、聚乙二醇混合后再炭化,在炭化過程中聚丙烯腈、聚乙二醇因高溫分解,從而增加了MOFs復合材料的孔道,進而進一步提高其對污水中重金屬的去除率。
本發明公開了鋰金屬復合材料及其改性材料以及它們的制法和應用,其中,將碳材料進行鍍硅,然后進行超聲和濕式攪拌球磨處理,獲得親鋰化碳材料;將鋰蒸氣沉積于所述親鋰化碳材料的孔隙內,獲得在孔內、層間、管內附著鋰硅合金的鋰金屬復合材料;此外,可進一步進行碳包覆等表面改性,獲得鋰離子電池用改性鋰金屬復合材料。由此,本發明的鋰金屬復合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高,能夠顯著改善鋰金屬的體積膨脹和減少鋰枝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制劑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去除重金屬離子的聚天冬氨酸膨潤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聚天冬氨酸膨潤土復合材料由聚琥珀酰亞胺、膨潤土和硅烷交聯劑為原料制得;膨潤土與聚琥珀酰亞胺的質量比為1 : 0.1?10,硅烷交聯劑的質量為聚琥珀酰亞胺質量的1?10%;聚琥珀酰亞胺由物質的量比為1 : 0.9?1.7的順丁烯二酸和液氨制得。首先,本發明在制備聚琥珀酰亞胺的過程中以液氨為氮源,豐富了聚琥珀酰亞胺制備過程中的氮源,也提高了氮的利用效率;其次以膨潤土為原料,成本低廉,性能優異,且聚天冬氨酸為環境友好型材料,可被微生物、真菌降解為氨基酸小分子,最終生成對環境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偏氟乙烯和纖維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偏氟聚合物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原料準備;步驟20,偏氟原料聚合;步驟30,偏氟聚合物處理;步驟40,纖維素改性;步驟50,制備復合材料;步驟60,復合物處理。本發明通過偏氟聚合物中的游離基團和纖維素基團的相互結合,提高偏氟聚合物的有機特性,利用特性較為穩定的有機基團與偏氟聚合物進行連接,提高復合材料的粘度,并降低水蒸氣透過率,進而使得整體復合材料的特性大大增強。
本發明涉及一種鈦基聚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PTA、EG、聚酯鈦系催化劑復合材料體系和聚酯原位聚合改性用納米復合材料混合后進行酯化反應和縮聚反應制得鈦基聚酯復合樹脂,或者,進一步地進行熔體直紡制得鈦基聚酯復合纖維;聚酯鈦系催化劑復合材料體系主要由聚合度為3~50的聚酯預聚體I以及分散在聚酯預聚體I中的鈦系催化劑組成;聚酯原位聚合改性用納米復合材料主要由聚合度為3~30的聚酯預聚體II以及分散在聚酯預聚體II中的功能顆粒組成,功能顆粒為BaSO4顆?;騍iO2顆粒。本發明減少了催化劑的使用量,提高了功能顆粒的穩定性和分散性,制得的鈦基聚酯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較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鹵抑煙阻燃PP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無鹵抑煙阻燃PP復合材料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聚丙烯65%-85%,層板剝離型水滑石6-15%,有機硅改性水滑石3%-6%,硼酸插層水滑石3-8%,增韌劑2%-6%,抗氧劑?0.5%-1%,潤滑劑0.5-?2%。經性能測試顯示該復合材料抑煙阻燃性能良好,同時保持較好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銻基聚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PTA、EG、乙二醇銻和聚酯原位聚合改性用納米復合材料混合后進行酯化反應和縮聚反應制得銻基聚酯復合樹脂,或者,進一步地進行熔體直紡制得銻基聚酯復合纖維;聚酯原位聚合改性用納米復合材料主要由聚合度為3~30的聚酯預聚體以及分散在聚酯預聚體中的功能顆粒組成,功能顆粒為SiO2顆粒、TiO2顆?;駼aSO4顆粒;本發明的方法,不引入分散劑,減少了催化劑用量,且工藝簡單;由該方法制得的銻基聚酯復合熔體制備的銻基聚酯復合纖維的性能優良、制得的樹脂制成的薄膜,分離強度小且抗靜電作用較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鹵阻燃型AB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無鹵阻燃型ABS復合材料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ABS樹脂40%-70%,復配阻燃劑20-40%、增效聚合物10-20%、抗氧劑0.5%-1%,潤滑劑1-3%。按上述配方混勻成混合物,然后將混合物加入雙螺桿擠出機,將雙螺桿擠出機的料筒溫度控制在185-270℃,擠出并切粒得到所述無鹵阻燃ABS專用料。本發明所提供無鹵阻燃ABS復合材料,具有阻燃性能好、力學性能優、無毒無污染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一種防12.7mm穿甲燃燒彈的陶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陶瓷復合材料為層狀結構,自上而下包括聚脲層、芳綸層、碳化硼復合陶瓷層、碳纖維或鈦板層、PE層和聚脲層,碳化硼復合陶瓷層中包括質量百分比為(90~98):(2~10)的碳化硼、碳納米管或硼化鈦。本發明通過對組分的控制獲得了高性能碳化硼陶瓷,通過層狀結構的設計使得本發明提供的陶瓷復合材料可成功防御12.7mm穿甲燃燒彈,且面密度控制在40kg/m2以內,滿足裝備升級要求。該制備方法制備的陶瓷復合材料便于直升機防護區域的裝卸和升級,同時制備方法工藝簡單,適于大規模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復合材料用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傳感器本體以及用于安裝傳感器本體的復合材料基底,所述復合材料基底的材料與被測復合材料相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傳感器埋入復合材料后不會對材料本身造成影響,且可以保持預拉狀態,保證了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和準確度。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介電聚合物基鈦酸鋇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把具有核?殼結構的超支化聚酰胺包覆鈦酸鋇納米顆粒作為填料,把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DF?TrFE?CFE)當作樹脂基體。制備的BT@HBP納米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介電性能,尤其是填料含量較高時。當鈦酸鋇的體積分數為40‰的時候,BT@HBP40的介電常數在1kHz時高達1485.5,遠高于含有相同鈦酸鋇的BT納米復合材料的介電常數(206.3)。和逾滲體系不同,BT@HBP/PVDF?TrFE?CFE復合材料即使在高填充時,依然保持足夠的擊穿強度,使得該材料在較低電壓下就能獲得高的儲能密度。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介電聚合物基鈦酸鋇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制造的納米復合材料在儲能應用中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復合材料用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傳感器本體以及用于安裝傳感器本體的復合材料基底,所述復合材料基底的材料與被測復合材料相同;還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用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的封裝方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傳感器埋入復合材料后不會對材料本身造成影響,且可以保持預拉狀態,保證了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和準確度。
本發明公開一種隱形針灸康復手型硅橡膠胸罩及胸罩墊,包括治療點和按摩點,所述治療點和按摩點分別由胸罩墊基座和胸罩墊針灸芯組成,所述治療點包括乳中穴治療點、天池穴治療點、天溪穴治療點、神封穴治療點、磨窗穴治療點、靈墟穴治療點、步廊穴治療點、食竇穴治療點和乳根穴治療點,該隱形針灸康復手型硅橡膠胸罩及胸罩墊使用十分方便,適合家庭自我治療,使用壽命長,可以治療乳腺增生及豐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鎂廢水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包括步驟:(1)調節含鎂廢水pH=2,進鐵碳微電解反應塔,利用微電解反應對有機物進行降解,控制停留時間,對出水pH值、亞鐵離子含量和COD值進行分析;(2)補加亞鐵離子和雙氧水,采用芬頓氧化反應對廢水COD進一步去除;(3)再用堿進行共沉淀,在一定溫度下晶化一定時間,過濾,洗滌,干燥,制得鎂鐵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濾液COD降至100mg/L以下。本發明可充分利用廢水中的鎂資源制得鎂基功能材料,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等優點。
本發明針對繪畫板向著功能化、立體化的發展趨勢,提供一種智能繪畫板,其中,像素單元以陣列的形式鑲嵌在畫板基底上,且通過傳輸線纜與控制電路相連接;像素單元從下到上由壓力傳感器、加熱單元、形狀記憶聚合物、熱致變色材料依次組成,且壓力傳感器、加熱單元與控制電路相連接;所述的熱致變色材料變色所需的溫度小于形狀記憶聚合物發生形變所需的溫度。當我們用手指或筆等在其上面寫字、畫畫的時候,繪畫板可以智能感知出外力的大小,根據力的大小,實現力軌跡的二維平面顯示,甚至是三維立體的顯示。本發明將傳感、顯示、功能材料融合在一起,實現了對繪畫的二維,甚至三維顯示,功能強、設計新穎,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科技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用于3D打印的氟樹脂組合物,所述的氟樹脂組合物包含氟樹脂和含氟功能樹脂。改性后的含氟功能材料作為增強體,通過機械共混的方式得到分散均勻的氟樹脂組合物,所得制品具有較低的收縮性和良好的機械性能。該組合物可作為3D打印的原材料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格氏反應廢水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包括:(l)將格氏反應廢水調節pH值為1?3后進行鐵碳微電解反應,反應時間為30?60min,得到鐵碳微電解反應液;(2)向鐵碳微電解反應液中加入FeSO4?7H2O和H2O2進行芬頓氧化反應,反應時間為3?12h,得到芬頓氧化反應液;(3)向芬頓氧化反應液中加入堿液進行共沉淀反應,反應過程中控制反應液pH值為8?12,反應結束后,經晶化,過濾得到濾渣和處理后的格氏反應廢水,將濾渣經洗滌,干燥,制得鎂鐵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廢水CODCr降至100mg/L以下。本發明可充分利用廢水中的鎂資源制得鎂基功能材料,具有工藝簡單、經濟效益好、處理效果好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納米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制備金屬核殼納米線的制備方法,包括:(a)模板制備:制得陽極氧化鋁模板;(b)電沉積納米管:(b?1)鹽橋的制備;(b?2)濺射導電層:在所述陽極氧化鋁模板上濺射一層銅膜;(b?3)傳統恒電位電沉積或脈沖電沉積;(c)二次電沉積制備磁性金屬核殼納米線;(d)釋放金屬核殼納米線。本發明方法制得的金屬核殼納米線層結構分明,且可方便地控制核殼納米線中殼層和核層厚度,可操作性強,簡單方便,對多功能材料和磁性材料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發明屬于鹽湖鹵水資源利用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高鎂鋰比鹽湖鹵水提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鹵水中的鎂為原料,加入鋁源和沉淀劑,將鎂鋁沉淀為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MgAl?LDHs),過濾分離,鋰離子存留在濾液中,再經濃縮或離子選擇吸附將鋰富集后與碳酸根離子沉淀,制得碳酸鋰。所得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MgAl?LDHs)的化學通式為Mg1–xAlx(OH)2(An–x/n)·yH2O,可根據應用需要在一定范圍內調整LDHs的Mg2+、Al3+配比,使其化學組成發生變化,進而調變層板化學性質、層板電荷密度以適應新的用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實現高鎂鋰比鹽湖鹵水提鋰的同時,所得LDHs為鎂基功能材料,在阻燃、廢水處理、土壤修復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可實現鹵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本發明工藝流程短,操作簡單,鎂鋰分離效果好,在提鋰的同時鎂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很好的解決鹽湖的鎂害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酯原位聚合改性用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聚酯原位聚合改性用納米復合材料主要由聚合度為3~30的聚酯預聚體以及分散在聚酯預聚體中的納米或亞微米功能材料組成,制備方法包括三種,主要為:1)將聚合度為3~30的固態聚酯預聚體與納米或亞微米功能材料熔融共混后冷卻;2)向聚合度為3~30的聚酯預聚體熔體中加入納米或亞微米功能材料或納米或亞微米功能材料的二元醇分散液后進行攪拌均勻和冷卻;3)在合成聚酯預聚體的反應體系酯化反應之前,向其中加入納米或亞微米功能材料或納米或亞微米功能材料的二元醇分散液后進行酯化反應、預縮聚反應和冷卻。本發明的多種方法皆簡單易行,制得的功能材料不易團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保真升華移印紙基功能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驟,(1)在原紙上通過一號刮刀涂布機進行涂布,在原紙紙基上附著一層剝離防粘層;(2)步驟(1)中紙基材料經過烘缸干燥,進入2號刮刀涂布機進行涂布,在紙基剝離層表面附著一層轉移層涂料;(3)步驟(2)中紙基材料經過后處理,制得一種高保真升華移印紙基功能材料;本發明通過優化剝離防粘層涂料配方,和優化轉移層涂料配方,在金屬類裝飾材料的升華移印過程中保證了原彩色圖案的高清晰度和真實性。
隨著市場對用于3C消費電子領域的鋰電池的綜合性能的要求逐漸增高,同時兼具高倍率和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單純實現鋰離子電池的高倍率性能并不困難,困難在于如何實現倍率性能與能量密度的兼顧;因為一般來說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是相互矛盾的兩個性能。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正極材料、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衢州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