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采用射頻磁控濺射法,將鍍有透明導電層的清潔的導電玻璃放置于濺射室中,獲得所述致密電子傳輸層;2)制備前驅體溶液;3)將步驟2)中的前驅體溶液用旋轉涂膜技術按一定的轉速均勻涂抹在導電玻璃上,制備光吸收層;4)在步驟3)制得的鈣鈦礦層上制備空穴傳導層;5)利用真空熱蒸鍍或電子束蒸鍍在步驟4)所制得的樣品上蒸鍍一層厚度60?110nm的Au或Pt對電極,即得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過改變量子點的大小對太陽光譜裁剪,分波長范圍吸收,提高電池對太陽光譜的吸收效率。使用該方法制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添加立方氮化硼的金剛石繩鋸串珠切削磨料制作方法,該方法是將立方氮化硼晶體材料與金剛石顆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到以鈷、銅為主要成分的切割磨料的胎體中,同時在胎體材料中加入適量的強化金剛石與立方氮化硼晶體結合力的活性物質材料,使用傳統的現有技術將其鑲嵌在金剛石繩鋸的串珠體的切割表面,這種切割磨料可大大減輕其中的金剛石在切割鐵族金屬材料時因高溫而出現的親和力和石墨化,降低金剛石繩鋸串珠體切割這類材料時的磨損,同時又能提高對混凝土和石質材料的耐磨性質,因此很適于對鋼筋混凝土材料和類似構件的切割,當變動上述材料配比時,這種切割磨料還可用于切割不同的物質。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PEG復合體系對鋰離子正極材料Li3V2(PO4)3改性的流變相方法。以過氧化氫水溶液與五氧化二釩混合反應得到五氧化二釩水凝,以五氧化二釩水凝膠、磷酸氫二銨、氫氧化鋰和聚乙二醇為原料一步合成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3V2(PO4)3的前驅體。將前驅體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焙燒,使V5+完全還原成V3+并且同時生成產物Li3V2(PO4)3。本發明簡單方便、易于控制、成本低;簡化了合成工藝,提高了樣品的充放電性能和循環性能。
本發明涉及固體潤滑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基于高溫超導材料的銅氧化物陶瓷基潤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46.5份的Bi2O3粉末、20.8份的SrO粉末、5.6份的CaO粉末、16份的CuO粉末、13~26份的Cu粉末;先將Bi2O3粉末、SrO粉末、CaO粉末、CuO粉末進行一次球磨混合處理,再將一次球磨產物與增韌相金屬Cu粉末進行二次球磨混合處理,接著將二次球磨產物在壓力12~18MPa下壓制成型,得到前驅體,最后將前驅體在溫度600~700℃下,采用80~90MPa的熱壓燒結方法制備出兼具超導、良好摩擦性能與斷裂韌性優異的銅氧化物陶瓷基潤滑材料。本發明解決了目前銅氧化物陶瓷基潤滑材料,在作為潤滑摩擦材料使用時,存在的斷裂韌性低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器人用自潤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采用如下原料制備:Ni粉6?12重量份、Al粉3?10重量份、石墨4?8重量份、氟化鈣5?10重量份、氧化鎂0.5?1.2重量份、納米二硫化鉬3?7重量份、氧化石墨烯0.2?0.7重量份、氧化硅1?3重量份、聚四氟乙烯15?30重量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以Ni粉、Al粉、石墨、氟化鈣、氧化鎂、納米二硫化鉬、氧化石墨烯、氧化硅、聚四氟乙烯為原料,各個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提高了制備的材料的自潤滑性能,具有較低的摩擦系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成本鐵基合金金剛石的繩鋸制備方法,步驟1,將低成本鐵基合金、金屬粉末、金剛石和水基粘結劑進行加熱捏合;步驟2,通過注塑機將所述胎體注塑喂料和金屬基體設在同一模具中注塑成一體;步驟3,對所述串珠毛培進行水脫脂處理;步驟4,對所述串珠毛培進行真空熱脫脂,然后升溫加壓燒結;步驟5,采用不同直徑的串珠在鋼絲繩上的排列結合;步驟6,串珠穿到鋼絲繩上,然后用塑料或橡膠固定串珠,制成繩鋸。減少了成本,增強鐵基合金與金剛石的把持力度,通過不同直徑的金剛石串珠在鋼絲繩的排列結合工藝技術,直徑小的串珠在前期與工件不接觸,使整根繩鋸與工件接觸減少,解決了繩鋸使用前期切割速度慢的困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薄膜電池靶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準備:以純度大于99.99%、平均粒徑0.01-10微米的Cu2Se、In2Se3、Ga2Se3粉末作為靶材原料;2.制漿:將純水、甲基丙烯酰胺單體、N-N’二甲基丙烯酰胺充分溶解組成預混液,以四甲基氫氧化氨做分散劑,加入靶材原料,攪拌制漿并經研磨后得到漿料;3.澆注脫水:將得到的漿料經澆注后,再將漿料進行抽真空脫水,得到中間產物;4.致密化處理:將得到的中間產物進行致密化處理,即得到一種太陽能薄膜電池靶材。本發明生產效率和成品率大大提高,所得的太陽能薄膜電池靶材密度高,且不受尺寸和形狀的約束。且合成過程簡單易操作,成本低。
本發明屬于陶瓷加工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泡沫陶瓷過濾器及其制備方法。該泡沫陶瓷過濾器原料成分為:三氧化二鋁、草木灰、碳化硼、納米氧化鋯、納米二氧化鈦、納米氧化釔、氧化鎂、天然粘土、糯米粉、魚骨粉、羧甲基纖維素、分散劑、聚苯乙烯、3?甲基苯乙炔、三乙醇胺、碳酸鉀、聚丙烯、氧化鋅、皂莢、環狀糊精、微晶纖維素、甜菜堿、聚乙烯醇、發泡劑、去離子水適量。制備方法為:以三氧化二鋁、草木灰等為原料制備陶瓷漿料;以聚苯乙烯、3?甲基苯乙炔為原料制備共軛微孔聚合物,再與聚丙烯等原料進行擠壓發泡得泡沫載體;對泡沫載體進行預處理后加入陶瓷料漿,超聲、擠壓、制坯,對坯體進行干燥、燒結、冷卻后即得泡沫陶瓷過濾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間有序框架結構陶瓷?金屬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陶瓷?金屬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據預定的陶瓷成型結構,得到3D打印切片數據;配置陶瓷粉漿料進行3D陶泥打印成坯料;坯料燒結得到陶瓷基體再進行表面的薄膜覆蓋處理;采用金屬熔鑄法或粉末冶金法將金屬材料與陶瓷基體進行復合。本發明采用的3D陶泥快速一體化成型打印方法,可制作尺寸精度高、表面質量好、力學性能優異的空間有序框架結構陶瓷,適合多種單相或復相的陶瓷材料成型。本發明中陶瓷與金屬比例可任意調整,顯微結構可控制,復合材料的性能可設計,具備剛性高、硬度高和沖擊韌性好等優點,表現出優良的耐摩擦性能和耐熱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具有優良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的磷酸鐵鋰的制備方法。(1)取0.2~0.7g鋰源、1~2g鐵鹽、1~3g磷酸鹽、0.01~0.05g氟離子摻雜源和0.3~0.8g碳源,加入無水乙醇30-60ml,超聲,攪拌;(2)置于干燥箱中,60~80℃,干燥18~24小時;(3)研成粉末,于300~500℃、氬氣保護下,燒結4~6個小時,冷卻,再次研成粉末,于500~800℃、氬氣保護下,燒結10~20個小時,冷卻至室溫,即得到LiFePO4-XFX,其中:x=0.01~0.1。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能夠制備出結晶良好、晶粒細小、分布均勻的氟離子摻雜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材料電化學性能得到明顯提高,且具有較高的充放電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65?80份二氧化硅、15?25份三氧化二鋁、0.3份?0.5份三氧化二鐵、0.5?1份氧化鈣、1?2份氧化鉀、1?4份氧化鑭、3?5份氧化鎂、2?5份氧化鋰、2?4份三氧化二磷、6?8份氮化鈣。本發明的透明陶瓷材料透光度高,陶瓷生產工序少,能耗低,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堵石墨烯針灸針,包括針柄和針體,針體套設在針柄的下方,針柄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微型氣缸,微型氣缸的活塞桿與針體的上端面可拆卸連接;針體的內部為中空結構,用以傳輸原料藥,針柄的上方為推動原料藥傳遞的推進式結構,針柄的內部具有儲存原料藥的空心結構,推進式結構的底端為推進活塞,推進活塞置于針柄的內部,針體的外表面均勻的修飾有具有熱電效應的石墨烯復合材料。由于設置了擠推組件,其能夠確保原料藥被全部注射進入人體,避免原料藥浪費的同時,還能避免針體堵塞,由于擠推組件的設置,能夠有效避免針體的更換,使用者無需頻繁更換具有石墨烯復合材料的針體,這就降低了針灸費用。
本發明涉及永磁復合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軌道交通車輛電機用高性能粘結NdFeB永磁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80~100份粘結釹鐵硼磁鐵粉(Nd2Fe14B)、5份硅烷偶聯劑、50~60份納米鐵粉(Fe)、10份玻璃粉;將基體磁性組分粘結釹鐵硼磁鐵粉(Nd2Fe14B)與硅烷偶聯劑一起進行一次球磨處理,得到一次球磨產物,將一次球磨產物與增磁相納米鐵粉(Fe)一起進行二次球磨處理,得到二次球磨產物,將二次球磨產物與粘結相玻璃粉一起進行三次球磨處理,得到三次球磨產物,將三次球磨產物經過熱壓燒結處理,制備得到高性能粘結NdFeB永磁復合材料。本發明解決了目前粘結NdFeB永磁復合材料,存在的永磁性能比較低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晶界擴散重稀土制備燒結釹鐵硼的方法,是將重稀土物質與有機溶劑混合制成懸濁液,分散處理到釹鐵硼合金粉末中得到釹鐵硼粉末,經加熱處理、冷卻、過篩后進行壓制成型、燒結和時效處理,得到燒結釹鐵硼。本發明將重稀土物質與釹鐵硼合金粉末進行燒結,該方法使得重稀土物質與釹鐵硼粉末混合均勻,制備工藝簡單,重稀土物質用量少且利用率高,同時提高了燒結釹鐵硼的矯頑力和耐溫性能,保證了燒結釹鐵硼性能的一致性。
本發明涉及摩擦潤滑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摩擦潤滑用釔鋇銅氧?銅高溫超導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步驟一:將Y2O3粉末、BaCO3粉末、CuO粉末進行一次球磨混合處理,得到一次球磨產物;步驟二:將一次球磨產物與增強相金屬Cu粉末進行二次球磨混合處理,得到二次球磨產物;步驟三:將二次球磨產物在壓力10~20MPa下壓制成型,得到前驅體;步驟四:將前驅體在遠低于超導基體YBa2Cu306.93成相溫度900℃的500~650℃下,采用80~100MPa的熱壓燒結方法制備出釔鋇銅氧?銅高溫超導復合材料。本發明解決了釔鋇銅氧?銅高溫超導復合材料,在采用常規高溫燒結的制備過程中,所摻入的增強相金屬Cu與超導基體YBa2Cu306.93發生反應,導致超導材料YBa2Cu306.93的超導性能被破壞的技術問題。
一種高強高韌牙齒修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氧化鋯粉料120?160重量份、納米氧化銦粉1?3重量份、碳化硅粉1.5?3.5重量份、硅化鋇粉0.5?2重量份、聚乙烯縮丁醛3?8重量份、三氧化二鑭40?50重量份和二氧化鈰2?4重量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提供一種高強高韌牙齒修復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球磨機襯環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方法步驟如下:A、布料:用均勻出料的出料斗將粉料混合物倒在水平旋轉的凹模內,刮片在分布有所述粉料混合物的凹模上勻速刮過;所述凹模旋轉速度為5~8轉/分鐘,凹模旋轉多次,刮片將粉料刮平衡,使粉料的密度相對均勻;B、壓制:使用沖床將置于所述凹模內的所述粉料混合物壓制成坯料;C、燒結。本發明提供一種球磨機襯環的加工方法,它可以解決現有的加工方法在布料時均勻性控制、合格率較低的問題。
本發明將公開一種含有金剛石顆粒的金剛石多晶團和用該金剛石多晶團制成的節塊,及它們的制造方法。該金剛石多晶團是由粒徑為160~850μm的金剛石顆粒與母體金屬材料及粘接劑混合制成,金剛石顆粒的體積/(金剛石顆粒的體積+母體金屬材料的體積)=0.4~0.9∶1,金剛石多晶團的粒徑為1.21~8mm;用該金剛石多晶團制成的節塊其上的金剛石顆粒呈團狀或柱狀或堆狀分布,金剛石顆粒的粒徑為160~850μm,金剛石團或金剛石柱或金剛石堆中心的金剛石顆粒的體積/(金剛石顆粒的體積+母體金屬材料的體積)=0.4~0.9∶1。金剛石團或金剛石柱或金剛石堆的粒徑為1.21~8mm。使用該節塊進行切割,不但切割效率可得到成倍的提高,其耐磨性也得到了實質性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燒結釹鐵硼敞開式燒結料盒及其使用方法,該料盒包括:盒體、密封折邊、支撐折邊以及通孔;盒體用于裝載燒結坯料的容器,其上方開口設計;密封折邊固定在盒體外部;支撐折邊設于底部和開口處,用于料盒疊層時提供支撐力;以及通孔,該通孔有多個,其設于密封折邊上方,并且設置在盒體的前后左右,其用于冷卻過程通風,提高冷卻能力。料盒的使用方法,包括的步驟為:步驟1:裝盒;步驟2:密封;步驟3:燒結。在本發明中,由于盒體自身良好的通風效果,因此無需出爐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此外,本發明設置有支撐折邊,避免了多個盒體疊層時由于支撐面不足導致整體傾斜而影響正常使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氣流磨廢粉制備釹鐵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預處理;2)過篩:將步驟1)中混合粉末放進篩網目數為150~200目的篩粉機中進行過篩處理,處理結束后,靜置5~8小時;3)壓制成型:將過篩處理好的粉末放進具有穩定氣體保護的成型壓機模具中,在磁場強度為1.4~2.0T的取向磁場下取向并壓制成型,得壓坯;4)后處理。本發明充分利用生產過程的廢料,變廢為寶,生產出的產品成分接近正常物料成分范圍,抗氧化能力高,提高了產品收率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較高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擴散多元結繪制La?Fe?B體系等溫截面相圖的方法,利用FeB和La塊固體緊密接觸在一起,在高溫下相互擴散形成穩定的擴散層,然后測定擴散層中成分漸變的固溶體和化合物,最終繪制出La?Fe?B相圖。擴散多元結技術測定相圖比傳統的合金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研發周期更短,適合發現性能優異的化合物。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氧化鋯陶瓷熔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粉的牙種植體,本種植體采用非埋入式結構,種植體和基臺為一個整體,基臺上部為基臺桿,下部為基樁,基臺桿和基樁之間設有一個膨大的基盤,種植體為前牙種植體時,基樁穿齦部還有竹節樣膨大的基樁節,種植體體部和根部開有螺紋,其中體部的螺紋為淺梯形螺紋,根部的螺紋為深三角螺紋;種植體頸部以下植入牙槽骨部分熔附有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粉。本種植體設計結構合理,不易發生折斷,比純鈦種植體生物相容性更好,比羥基磷灰石涂層種植體骨結合強度更高。另外本種植體制備方法簡單,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產,有條件的口腔醫科大學可以自己生產加工,可以供本科學生開展種牙實習時使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赤泥建筑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將赤泥、屏蔽物料及膠凝物料混合得到赤泥磷酸鹽膠凝材料,經成泥、制粒、固化壓制及燒結處理后,最終制備出赤泥建筑材料。所述赤泥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構件、裝飾板材及路面材料,以及耐熱1500℃以下的其它制品,具有無毒、無放射性、高強度、致密等特性。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流程短,且能夠屏蔽赤泥放射性,使其達到建筑材料國家標準核素限量要求。并且在屏蔽放射性的同時,獲得無毒、無味、無公害、耐腐蝕、耐高溫的高強度赤泥建筑材料。從而能夠大規模消耗和利用赤泥,實現變廢為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由高氫含量粉末制備的釹鐵硼永磁體及其制備工藝,合金的質量百分比為(PrNd)30.0Fe67.4AlCu0.5Co0.6B,由包含下述主要步驟的方法制備而成:以純度≥99.90%(PrNd)合金、Fe、Al、Cu、Co、B的質量百分比配料,在真空保護下熔煉,對甩帶薄片采用不同的氫破碎加氣流磨工藝進行制得不同氫含量及粉末粒度的粉體,然后采用相同的壓型及燒結工藝制備釹鐵硼磁體。采用該制備方法由高氫含量粉末為基體生產的釹鐵硼具有較好的磁性能。本發明,有利于回收利用高氫含量的釹鐵硼粉料,減少廢品率,降低其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且工藝過程適于批量化生產。
本發明涉及復合吸波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低密度的鋇鐵氧體?鐵粉末復合吸波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242份硝酸鐵(Fe(NO3)3·9H2O)、16.5份碳酸鋇(BaCO3)、5~30份納米鐵粉(Fe)、20~30份空心玻璃微珠;以質量輕、力學性能好的空心玻璃微珠為基核,采用化學鍍和溶膠凝膠法包裹的方法將納米鐵粉(Fe)與鋇鐵氧體(BaFe12O19)均勻負載在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通過熱壓燒結處理步驟制備得到質量較輕、吸波性能較好的鋇鐵氧體?鐵粉末復合吸波材料。本發明解決了由于鋇鐵氧體和金屬鐵粉末的密度均比較大,所以不利于制備出質量輕的鋇鐵氧體?鐵粉末復合材料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與化工行業等技術領域,使用一般常用的碳酸鋅、氧化鋅、氫氧化鋅、草酸鋅及超微碳酸鋅等含Zn粉料做原料,制取活性氧化鋅和超微氧化鋅,融噴射冶金與高壓熱解等技術于一體的工藝與裝置,使該粉料在多種強力的作用下,熱解獲得nm級產品,具有比表面積大、分散性好、化學活性高、生產規模大成本低、市場競爭力強等。本發明沉淀過濾的工藝與裝置,可生產超微碳酸鋅并且直接熱解制取具有優異性能的ZnO產品。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西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