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制造虛擬現實設備的夾持件的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夾持件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容易折斷或者損壞這一問題。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用于制造虛擬現實設備的夾持件的方法的技術方案包括:S1:金屬粉末注塑成型,得到具有預定形狀的金屬層;S2:將所述金屬層置于注塑模具中與硅膠注塑成型為一體,得到所述夾持件。所述S1與所述S2之間還包括:S3:將所述金屬層進行脫脂去除其中的粘結劑;S4:將脫脂后的所述金屬層在真空狀態下燒結;S5:將燒結后的所述金屬層自然冷卻至預設冷卻溫度時強制冷卻;S6:對冷卻后的所述金屬層進行再加工。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將初始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粉末、粘結劑、增塑劑、分散劑、二甲苯及醇類溶劑混合在一起并進行球磨處理后,再進行脫泡處理,制得混合漿料;采用流延法將所述混合漿料涂覆在基板上,干燥后形成膜片;將所述膜片放置到真空管式爐中先進行脫脂處理,然后進行燒結處理,制得所述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本發明采用流延法替代傳統壓片法,來制得厚度可控且更薄的固態電解質膜,從而具有更高的電導率;進一步地,本發明還采用先脫脂再燒結的方式,使得電解質更容易成瓷,機械性功能更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工藝制備鏡面拋光產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金屬粉末和塑基無石蠟粘結劑,均勻密煉后造粒,得到金屬粉末喂料;取所述金屬粉末喂料,用注射機注入模具,通過填充、保壓、冷卻,得到生坯;將所述生坯用濃硝酸脫脂;將脫脂后的所述生坯在氬氣保護下分段燒結,然后冷卻,得到高致密度燒結件;對所述高致密度燒結件進行表面鍛壓處理,拋光后得到鏡面拋光的高致密度產品。本發明使用高振實密度的金屬粉末及粒度配比,改進了燒結工藝,使得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得到的產品表面致密度可以達到98%?99%。然后再進行表面鍛壓處理,進一步提升表面致密度和細化晶體組織,使產品能夠達到鏡面拋光的效果。
本發明涉及鍍膜材制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智能玻璃陽極電致變色層鍍膜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配方重量配比為:鎳粉40份;鉻粉5?10份;氧化鋰5?10份;氧化鋯球65?70份;純水29份;分散劑1.8份;氧化鈦0.1?10份;氧化鋅0.1?5份;氧化鋁0.1?5份。該智能玻璃陽極電致變色層鍍膜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鎳粉與鉻粉和氧化鋰的混合使用,使鍍膜材料的質地變軟,同時降低鍍膜材料的導磁性,且不影響鍍膜材料的透光性,提高了成膜效率。
一種真空鍍膜藥丸載體的制備方法,將所述不銹鋼微絲多層、無紡鋪制在真空爐中,在10?2?10?3Pa,800?1000℃下燒結30?60min,得到均勻的不銹鋼微絲氈;不銹鋼微絲氈在壓力作用下被預沖切為餅狀初始內芯;餅狀初始內芯沖壓至金屬坩堝中,得到金屬坩堝內緊密裝有內芯的載體成品。沖切內芯采用專用沖切裝置(100)完成,包括沖壓桿組件(40)、沖壓平臺(30)及預壓模具(10)和金屬坩堝定位模具(20),能得到大小、厚度、重量一致的圓餅狀內芯,表面潔凈度完全滿足需求,耐腐蝕,不易氧化生銹,保證藥丸性能的穩定,對藥水的吸附和熱蒸發過程的藥水揮發速率較一致,最終形成的膜層均勻性也更好。該工藝簡單,高效,大大節約人工。
本申請涉及電容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高壓固態電容的制備方法及制備裝置,所述高壓固態電容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蝕刻、化成、裁剪、卷繞、含浸、封裝和老化;所述高壓固態電容制備裝置包括用于陽極箔蝕刻用的蝕刻設備、用于裁剪陽極箔、陰極箔和電解紙的裁切設備、用于卷繞陽極箔、陰極箔、電解紙的卷繞設備和和用于芯包含浸所用的浸泡設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彩色透明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先將要獲得的彩色透明陶瓷粉料,著色劑及燒結助劑采用行星球磨工藝充分混合,球磨預定時間后干燥,干燥后的粉料破碎過篩,再依次進行預壓成型、冷等靜壓處理、高溫燒結以及研磨/拋光步驟,制備得到彩色透明陶瓷樣品。本發明可以制備得到彩色的透明陶瓷,其采用復合燒結助劑有效地促進了陶瓷的燒結進程,降低了燒結溫度,提高了透明陶瓷的透光性,同時著色劑一次添加簡化了制備工藝。
本發明涉及發光LED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氧化鋅基白光LED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方法為:以高純氧氣作為生長氣體,在具有藍色電致發光特性的p-GaN襯底上生長n-ZnO層,形成p-GaN/n-ZnO異質結;并在制備所述異質結的過程中,通過控制高純氧氣壓強及生長溫度的方式,使異質結的界面形成Ga、Zn、O互混的界面層,并使該界面層獲得黃色電致發光特性,從而使該界面層與p-GaN襯底發出的光可混合為白光;分別在p-GaN襯底及n-ZnO層上制備電極,完成氧化鋅基白光LED的制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生長過程中一次性完成發光LED的制備,有效簡化了發光LED制備工藝,對生長材料要求不高,是制備ZnO基異質結白光LED的可行方法,符合半導體照明光源技術的發展方向。
本發明涉及金屬注射成形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基于注射成形制備高溫合金蜂窩隔熱板的方法。該方法包括:S1.母合金粉末制備;S2.喂料造粒;S3.注射成型;S4.脫脂;S5.燒結;S6.熱等靜壓;S7.固溶和時效處理等步驟。采用該方法制備高溫合金蜂窩隔熱板,能夠有效避免傳統釬焊工藝導致的加工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尺寸精度低的缺陷,且制備得到的高溫合金蜂窩隔熱板綜合力學性能優于釬焊法制備得到的蜂窩板。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鋯基非晶合金,該鋯基非晶合金的通式如:(ZraMbNc)100-xQx,其中,M為除鋯之外的至少一種過渡金屬,N為Be或Al,Q為CaO、MgO、Y2O3、Nd2O3中的至少一種,a、b、c為原子百分比,且45≤a≤75,20≤b≤40,1≤c≤25,a+b+c=100,1≤x≤15。本發明還提供了該鋯基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Zr、M、N和Q按照ZraMbNc∶Q∶Zr的摩爾比為100-x∶x+y∶y的比例混合,然后依次進行熔融、過濾、澆注和冷卻,1≤x≤15,0.1≤y≤5。所述鋯基非晶合金具有很高的抗彎強度、最大塑性應變和沖擊韌性,從而具有很好的韌性。
本發明公開一種異形復雜零件的粉末注射成形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注塑機中注射成形零件生坯;將陶瓷珠裝入燒舟中;將所述零件生坯置于陶瓷珠上;對零件生坯表面施加壓力以調整陶瓷珠的堆疊形狀,使陶瓷珠隨形支撐所述零件生坯;將裝有零件生坯的燒舟送入脫脂爐與燒結爐進行脫脂與燒結。本發明可以大大降低復雜形狀粉末注射成形產品燒結變形問題以及采用專用燒結治具成本高的問題,具有不同產品形狀的通用性。同時陶瓷珠堆疊形成的連通孔隙更利于脫脂燒結時塑膠成份的排除,從而避免由于塑膠殘留引起碳含量偏高的問題,最終獲得力學性能優異的產品。
本發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三維多孔石墨烯薄膜的制備方法及其微流控芯片,將碳摻雜二氧化鈦納米纖維分散于純乙醇中并進行超聲處理后,與光敏丙烯酸酯基質、光引發劑一起添加到超聲處理后的氧化石墨烯水溶膠中,并再次進行超聲處理后,采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制造出所需的固態三維結構的預備體,氧化石墨烯被囚禁于丙烯酸聚合物的剛性長鏈中;本發明采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制造三維多孔石墨烯薄膜,能夠大范圍組裝二維石墨烯納米片,在使其形成三維結構的同時保留其原有的物理化學性質,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三維導電路徑和多孔結構,能為免疫蛋白的固定提供更多的活性位點,利于生物粒子捕捉固定,可顯著檢測腫瘤生物標志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蜂窩狀非貴金屬整體催化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蜂窩狀非貴金屬整體催化劑胚料的制備:制備粉料并得到非貴金屬催化劑細粉,將細粉制成胚料;胚料成型:通過成型方法將胚料制成制品胚型;制品胚型的燒結:將制品胚型經過初步干燥后,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直接燒結,最終得到蜂窩狀非貴金屬整體催化劑產品。本發明包括胚料的制備、胚料成型及制品胚型的燒結這三個步驟,將傳統的蜂窩陶瓷催化系統制造工藝由原來的催化劑制備、蜂窩陶瓷載體制備、催化劑擔載、封裝的四步簡化為上述的三個步驟,大大節省了時間和降低了成本;蜂窩狀非貴金屬催化劑的燒結溫度較傳統蜂窩陶瓷的燒結溫度可以更低,節約了大量的能源。
本發明涉及制造加工領域,公開了一種微孔產品制造加工方法,本發明是結合金屬粉末注射成型(Metal Injection Molding)和微孔拋光的微孔制造工藝,具體針對孔徑不大于200um微孔制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金屬粉末喂料,利用制作成型模具注射坯件,通過脫脂燒結工藝獲得所需微孔構結金屬件,針對微孔表面特性要求,選擇性做拋光處理。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輻射取向實心圓柱狀磁體、成型和制造方法及所用設備以及轉子和電機組件,實心圓柱狀磁體的輻射取向度≥90%,用于成型的模具不包括模芯,成型中模具內的磁粉顆粒在磁場中連續旋轉,成型中施加取向磁場,制造得到的實心圓柱狀磁體可直接用于微型電機的轉子,替代傳統的有輻射取向圓環形磁環的轉子,也可生產出任意內徑的輻射取向圓環形磁環,可滿足微型電機對內徑3mm以下甚至更小內徑的輻射取向圓環形磁環的需求,該制造方法降低了規?;a微型磁體的成本,工業化應用前景廣闊,在微型磁體制造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磨合金及其制備方法,耐磨合金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67?0.98%,Si:0.91?1.59%,Mn:1.5?2.0%,Cr:0.74?1.62%,Mo:0.1?0.3%,以及,下列三種重量百分比的元素中的至少一種:V:0.1%,Co:1.34?1.60%,Al:0.52?0.99%,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本耐磨合金韌性好、強度大、硬度高,具備一定的塑性,耐磨損性能良好;無大量的昂貴元素Ni、Co等,采用價格較低的Si、Mn等元素,制作成本低。特別適用于各類3C產品中摩擦磨損較大的部件,應用前景廣泛。
本發明涉及氮化鋰顆粒以及其制備方法和制備設備。針對現有技術中氮化鋰的制備成本高、生產效率低、顆粒粒度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氮化鋰顆粒的制備方法,其中,先制備雜化助劑,然后將鋰源和雜化助劑均勻混合進行熱分解生成熟料,再利用熟料與還原劑進行真空熱還原反應而生成金屬鋰蒸氣,最后通入高純氮氣與金屬鋰蒸氣進行反應而制備本發明的氮化鋰顆粒。本發明通過精密地調控雜化助劑配比、熱還原反應溫度、真空度、熟料量、還原劑、氮氣流量等條件,連續地進行真空熱還原反應和氮化鋰顆粒合成,從而利用鋰蒸氣和氮氣的氣相反應而制備粒徑更小的氮化鋰顆粒。
本發明公開一種外墻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以質量份數計,外墻涂料,包括30~40份的純丙乳液,65~120份的顏料,5~10份的黑電氣石粉,1~3份的增稠劑,12~18份的貝殼粉,0.5~2份的增塑劑,0.6~1.6份的成膜助劑,0.05~0.15份的消泡劑,32~52份的功能助劑及30~40份的水??梢岳斫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提高外墻的隔熱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械性能得到提高的復合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陶瓷包括熒光粉、陶瓷基質以及任選的燒結助劑,熒光粉與陶瓷基質的重量比為3:17至9:1,復合陶瓷的相對致密度95%以上。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使用核殼結構的包覆式熒光粉作為原料,將所述原料球磨并進行燒結,得到所述復合陶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輻射取向燒結磁環的處理方法,在滲透過程中,磁環與目標滲透源之間除了目標滲透源元素相對于磁環的原子擴散遷移運動以外,目標滲透源與磁環的宏觀位置不是相對固定的,而是存在宏觀相對運動,該宏觀相對運動并不包括球磨運動;所述宏觀相對運動是滲透過程中磁環與目標滲透源之間的旋轉或攪拌運動;所述磁環采用旋轉磁場進行輻射取向成型得到。該方法提高了輻射取向燒結磁環的磁性能,在剩磁沒有出現明顯降低的情況下,矯頑力大幅提高,磁通熱衰減顯著降低,同時具有優良的磁性能、熱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包括陶瓷基料及硅,所述硅的重量百分比為0.3%?35%。本發明的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加入了單質硅,并優選了其制備方法,提升了該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的致密性、尺寸穩定性及耐磨損性能,既延長了使用壽命,又保證了較高的玻璃產品良率。此外,硅的加入使本發明的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具備了較好的電加工特性,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產品的表面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燒結磁體磁性能的方法以及釹鐵硼燒結磁體,包括對燒結磁體進行滲透處理,滲透過程中,磁體與目標滲透源之間始終保持相對運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A、燒結磁體預處理;B、配制目標滲透源;C、旋轉滲透處理;D、回火處理;以及采用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磁體;所述方法適合于工業化生產,目標元素進入磁體內部的滲透量易于控制、滲透均勻,可穩定提高燒結磁體的矯頑力和熱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耐熱耐腐蝕銑削材料的制造,具體是一種高強度氮化硅高硬度耐熱耐腐蝕銑削材料的制造工藝,銑削材料由以下重量組份的原料制成:二氧化鋯0?20份、氧化鋁10?20份、氧化釔10?20份、氧化鈰1?2份、氧化鑭0.5?0.8份、三氧化二鉻1.5?2.2份、碳化硼0.5?0.7份,氮化硅150?200份,余量為氮化硅,制備方法主要包括球磨、機械加壓成型、酒精蒸干、燒結,通過本發明公開的制備工藝,制備得到的銑削材料不僅具有較為優異的耐熱、耐腐蝕特性,能夠長時間作業,且強度和硬度等理化特性較為優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包括陶瓷基料及硅和碳化硅,所述硅的重量百分比為0.2%?22%,碳化硅的重量百分比為0.2%?8%,陶瓷基料為二硅化鉬。本發明的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加入了單質硅,并優選了其制備方法,提升了該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的致密性、尺寸穩定性及耐磨損性能,既延長了使用壽命,又保證了較高的玻璃產品良率。此外,硅的加入使本發明的玻璃熱彎成型模具用陶瓷具備了較好的電加工特性,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產品的表面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納米晶軟磁合金元件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①將納米晶合金元素的各組分粉末置于球磨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氣氛下球磨15-50H,得納米晶合金粉末;②將步驟①制備的納米晶合金粉末添加粘結劑后注射成型,得軟磁合金生坯;③將步驟②制備的軟磁合金生坯經萃取脫脂后,置于微波冶煉設備中燒結,即得納米晶軟磁合金元件。本發明提供的納米晶軟磁合金的制備方法不僅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而且制備的產品形狀復雜多樣,具有高磁導率、高飽和磁感應強度、低矯頑力、低損耗及高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煙霧化組件及其制造方法,電子煙霧化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金屬粉末和有機混合物通過球磨混合,制得金屬混合物;S2、將基體置于MIM模具內;S3、注塑機將所述金屬混合物按照霧化組件中發熱體圖形注塑到MIM模具內并位于所述基體上,形成霧化組件生坯;S4、將所述霧化組件生坯進行排蠟處理,去除有機混合物;S5、真空或惰性氣氛燒結,所述金屬粉末熔融,冷卻后形成緊密附著在所述基體上的發熱體,與所述基體形成霧化組件。本發明的電子煙霧化組件制造方法,工序簡單,利于大批量生產且生產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燒結取向磁體內部缺陷的修復方法,采用緩慢升溫和分段保溫制度對燒結取向磁體的內部缺陷進行修復,修復過程中,磁體與目標滲透源之間始終保持宏觀相對運動,所述目標滲透源由滲透助劑35?99.9wt%和0.1?65wt%可滲透入磁體2:14:1型主相、晶界相、和/或晶界角隅相的元素單質和/或化合物的滲透劑組成;所述方法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中穩定地修復取向磁體的內部缺陷,改進了主相晶粒界面,調整了晶界相成分及結構,促進了晶界相的再分布,提高了取向燒結磁體的磁性能、熱穩定性。本發明還公開了采用所述方法修復得到的磁體。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稀磁半導體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復合氧化銦靶材;提供氧化鋁基片,并對氧化鋁基片進行清洗和拋光,得到第一氧化鋁基片;將第一氧化鋁基片放入真空室進行預濺射,得到第二氧化鋁基片;利用脈沖激光沉積方法,在第二氧化鋁基片上沉積氧化銅薄膜,得到第一復合氧化鋁基片;利用脈沖激光沉積方法,在第一復合氧化鋁基片上沉積氧化亞銅薄膜,得到第二復合氧化鋁基片;利用脈沖激光沉積方法,在第二復合氧化鋁基片上沉積鐵鈷釓摻雜的氧化銦薄膜。本發明通過氧化銦薄膜中摻雜鐵、鈷、釓原子,大幅度提高了稀磁半導體的磁性能,使得復合薄膜能夠有效的用于存儲器件。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深圳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