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復合吸液芯結構的超薄均熱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蒸發板和冷凝板,在蒸發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凹腔,凹腔內設置有第一毛細結構和第二毛細結構;所述第一毛細結構是與蒸發板一體加工的微通道槽道結構,第二毛細結構為通過燒結成型的多孔金屬結構;在冷凝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第三毛細結構,第三毛細結構是具有發射狀的圓周陣列微通道;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包括蒸發板凹腔及第一毛細結構一體加工,第二毛細結構燒結,冷凝板加工,清洗及密封焊接以及抽真空注液。本發明的具有復合吸液芯結構的均熱板具有厚度薄,滲透率大,支撐強度大,散熱效率高,可逆重力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燃料電池雙極板的不銹鋼纖維氈及其制造方法,屬于燃料電池雙極板流場技術領域。不銹鋼纖維氈的制造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切削法加工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纖維預處理,纖維氈模壓,高溫固相燒結四個步驟。金屬纖維經過燒結后,纖維間實現冶金結合,形成了大量的多尺度孔隙結構。所制造的不銹鋼纖維氈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積、良好的傳熱傳質性能、表面憎水性、制造工藝簡單及成本低廉等優點。此方法可適用于制造多種金屬多孔材料,且其孔隙尺寸、孔隙率可控制。
本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LED封裝的熱柱及其制造方法。該熱柱由上端蓋、管殼、吸液芯、下端蓋、液體工質等部分構成,其中吸液芯具有三維毛細力強化及冷凝強化結構,下端蓋具有沸騰強化結構及光學結構。用于LED封裝的熱柱的制造方法主要可以分為管殼及端蓋加工,吸液芯制備及其精密封裝三個步驟。本發明制造的用于LED封裝的熱柱及其制造方法,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節省材料;吸液芯復雜多樣,孔隙率高且可控;接觸熱阻小,散熱面積大,導熱速度快,傳熱效率高;加工工藝簡單可行,成本低廉等諸多優點。將其直接用于LED封裝工藝,可有效降低LED工作溫度,提高工作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鎢銅合金管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鎢銅合金管制備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將50?90%的鎢粉和10?50%的銅粉進行混合后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與蠟基粘結劑在預設溫度下密煉后依次進行造粒、增塑擠壓、脫粘以及燒結作業;蠟基粘結劑包括按照質量百分含量計的以下原料:20?35%的聚乙烯、40?60%的石蠟、8?15%的水楊酸以及3?1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該方法一方面可有效地減少傳統制備工藝加工過程中鎢銅的消耗,節約材料成本,同時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原料的利用率和成品率。另一方面可使得鎢銅合金喂料的流變性得到充分保障,生坯強度和均勻性得到提高,以進一步地保證鎢銅合金管的生產效率和成品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孔Ti-Al基合金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本發明中以Ti粉和Al粉作為原料,采用金屬粉末注射成形技術制備得到多孔Ti-Al基合金材料。該多孔材料的制備過程中不加造孔劑,而是利用Al和Ti之間擴散系數的差別,Al在Ti中擴散獲得高孔隙度的材料。采用該方法制備的多孔Ti-Al基合金材料為近凈成形,孔隙內部清潔環保,可作為一種植入材料應用于醫用植入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纖維多孔骨架復合相變材料熱沉,包括金屬纖維多孔骨架、相變材料、熱沉基體、散熱翅片,熱沉基體內設空腔且頂面設置有開口;金屬纖維多孔骨架為填充于所述空腔內的金屬纖維燒結而成,其孔隙率范圍為75%~98%,且與熱沉基體燒結成一體;相變材料采用真空加熱灌注的方式被填充于金屬纖維多孔骨架內部的孔隙中,灌注率為95%~100%,散熱翅片密封設置于熱沉基體的上方開口處,且與熱沉基體焊接為一體。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金屬纖維多孔骨架復合相變材料熱沉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制造工藝簡單、適用于批量制造、成本低廉,通過在相變材料內部嵌入金屬纖維多孔骨架,增強了熱沉內部相變材料的導熱能力。
本發明提供一種17?4PH線性多腔含能破片殼體的MIM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先將氣霧化與水霧化17?4PH不銹鋼粉混合均勻,形成17?4PH不銹鋼粉末;(2)將17?4PH不銹鋼粉末粘結劑按質量比11~13:1混合后進行混煉和造粒,得到注射喂料;(3)加熱注射喂料,并將流態的注射喂料注入模具內冷卻成型得到坯體;(4)將坯體放置在脫脂槽中,進行溶劑脫脂;(5)將脫脂后坯件搬運至真空爐內,在保護氣氛下進行熱脫脂、燒結,制成17?4PH線性多腔含能破片殼體;本發明薄壁17?4PH線性多腔含能破片殼體的MIM制造工藝的工藝合理、容易控制、能同時滿足成本低、且制成產品密度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填充溝槽平板式換熱器、系統及成型方法,該換熱器包括換熱器腔體,在所述熱換器腔體的內壁上安裝有多孔溝壑板,所述多孔溝壑板安裝位置的外表面被磨削成平面,以作為傳熱接觸平面;在所述換熱器腔體內設置有熱管工質;所述換熱器腔體包括矩形狀的腔體本體,腔體本體相對的兩個面敞開,在其中的一敞開面中安裝有第一端蓋,另一敞開面中安裝有第二端蓋,在第二端蓋中設置有安裝孔。本換熱器通過在傳熱接觸平面相對的另一面上安裝有多孔溝壑板,從而可以有效、快速地實現熱傳導,以將傳熱接觸平面所接觸到的發熱元件(比如CPU)所產生的熱量快速、高效地傳導,多孔結構作為汽化的核心,可以有效提高傳熱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高磁導率鐵硅磁粉芯及其制備方法,涉及磁粉芯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鐵硅磁粉芯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鐵硅磁粉、低熔點玻璃粉、納米磁性顆?;旌暇鶆?,得到混合粉末;所述鐵硅磁粉、低熔點玻璃粉和納米磁性顆粒的質量比為:96~99:0.5~2.0:0.5~2.0;(2)將粘結劑、潤滑劑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粉末,機械攪拌至干燥,得到絕緣包覆磁粉;(3)對上述絕緣包覆磁粉進行模壓成型,脫除粘結劑、潤滑劑,熱等靜壓燒結處理,得到所述高強度高磁導率鐵硅磁粉芯。由本發明所述方法制備出的鐵硅磁粉芯的磁導率均達到85(20mT/50kHz)以上,壓縮強度均高于90MPa,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透氣析氯電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體處理;2)前驅體沉積浴配制;3)沉積層制備;4)薄膜中間層制備;5)活性溶液配制;6)燒結。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析氯電位低、使用壽命長、電解效率高、運行成本低的新型次氯酸鈉發生器的透氣析氯電極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陶瓷?金屬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的連接件及其制備方法,將陶瓷?金屬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通過基于擠出成型的雙噴頭3D打印技術一體復合,再經脫脂、燒結,提高了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之間的結合性能和連接強度,實現陶瓷?金屬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的穩定、高強度連接,解決了現有技術陶瓷?金屬復合材料和金屬材料間因熱物理性能(熱膨脹系數、熱導率等)差異過大而導致的連接難度大、界面殘余應力較大、界面結合性能差以及連接接頭力學性能差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Fe3Al金屬間化合物濾芯及其預氧化處理方法與應用,屬于無機過濾膜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預氧化處理方法,是在加熱區間采用保護性氣體(即還原性氣體或者惰性氣體),避免了Fe氧化物的生成。在達到預處理溫度后,切換到氧化性氣體進行處理,這樣得到的Al2O3保護膜是相對連續致密的。通過本發明所述預氧化處理方法得到的Fe3Al金屬間化合物濾芯表面形成的Al2O3保護膜是連續致密的且該保護膜厚度為1~2μm,從而其各項耐腐蝕性能,其用于制備濾材的市場前景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iC纖維增強高孔隙率Ti基記憶合金復合材料與制備;本發明針對高孔隙率Ti基記憶合金的低強度問題,在常規粉末冶金基礎上,首先把帶有保護涂層的極細SiC纖維與納米級TiH2?Nb?ZrH2粉末在混粉機上均勻混合;然后將混合粉末與一定量造孔劑在混粉機上再次混合;接著將SiC/TiH2?Nb?ZrH2/造孔劑混合體在合適壓力下冷壓,制成生胚;最后將生坯放入管式爐中進行燒結,獲得SiC纖維增強醫用高孔隙率Ti基記憶合金復合材料。該制備工藝過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增強增韌型聚羧酸系減水劑、制備方法及制備裝置,屬于聚羧酸系減水劑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以均勻的速度向聚合單體溶液中同時添加引發劑溶液和蓄熱瓷粉,使兩者保持相同的添加時間,在節約反應時間的同時使各物質混合地更加充分均勻,提高了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制備效率;當外界溫度升高時,蓄熱瓷粉會吸收大量的熱,使聚羧酸系減水劑中的分子鏈無法吸收足夠的熱量進行分解斷裂,保持其原有的分子性能,提高了熱穩定性,顯著提高了其在高溫下的保坍性能;同時因蓄熱瓷粉極低的吸水率,降低了HLB(水油度)值,降低水泥粒子與水生成結合水的可能性,釋放出更多的自由水,從而降低水泥漿體粘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孔平板式散熱器、系統及散熱器制造方法,該散熱器包括散熱器本體,所述散熱器本體內部形成有一腔體,在所述腔體的底部內壁上形成有多孔結構;在所述腔體內設置有熱管工質;所述腔體的底部外表面被磨削成平面,以作為傳熱接觸平面。過在傳熱接觸平面相對的腔體底部內壁上形成有多孔結構,從而可以有效、快速地實現熱傳導,以將傳熱接觸平面所接觸到的發熱元件(比如CPU)所產生的熱量快速、高效地傳導,多孔結構作為汽化的核心,可以有效提高傳熱效率;同時,由于傳熱接觸平面是一磨削形成的平面,其和發熱元件接觸處平面度高,可降低接觸熱阻,進而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傳熱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彈性梯度孔隙多孔NiTi合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1)把粗鈦粉和鎳粉按照原子比為(47~50)∶(53~50)混合,根據鎳粉顆粒尺寸不同,將混合粉末依次編號為S-I、S-II和S-III;把純鈦粉和鎳粉按照Ti和Ni相同原子比混合均勻,根據鎳粉顆粒尺寸不同,將混合粉末依次編號為S-IV、S-V、S-VI;(2)沿著模具的徑向或者軸向,分成2~5層,壓制成型,得到分層的梯度孔隙NiTi合金的生坯;(3)把生坯放入燒結爐中,在保護氣體氛圍下進行燒結,得到不同梯度孔隙分布多孔NiTi合金。本發明多孔NiTi形狀記憶合金既適合組織長入,又具有良好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滲Al制備FeAl基金屬間化合物柔性膜的方法。本方法采用燒結工藝制備Fe基合金柔性膜,然后采用粉末包埋法滲Al,滲Al劑由鐵鋁合金粉末、Al2O3粉末和NH4Cl組成,形成FeAl基金屬間化合物柔性膜。本發明克服了傳統過濾膜的不足,制備的FeAl基金屬間化合物柔性膜孔隙率高,具有良好的抗高溫氧化、硫化性能,力學性能與過濾性能,可用于高溫環境,強腐蝕環境下的過濾分離提純。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相雙尺度結構鋁錫基合金粉末/純鋁/鋼背復合軸瓦帶材,軸瓦帶材包括由上層的多相雙尺度結構Al-Sn基合金層、中間的過渡純Al層和下層的低碳鋼背層組成的三層結構;所述Al-Sn基合金層為采用機械合金化方法制備的、具有多相雙尺度結構的Al-Sn-Si-Mg-Cu混合粉末,其組成由:納米晶Al-Sn-Si合金粉末+微米粗晶Al-Sn合金粉末+納米晶Cu、Mg、Si等微量組元共同構成。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多相雙尺度結構鋁錫基合金粉末/純鋁/鋼背復合軸瓦帶材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采用機械合金化+冷軋+燒結工藝,工藝包括多相雙尺度合金粉的制備、鋼背的表面處理、初次軋制復合、退火、二次復軋以及燒結等工藝。它解決了機械合金化制備Al-Sn基軸承合金在軸瓦帶材工業應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實現了產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薄柔性均熱板及制造方法,包括依次貼合設置的上殼板、上殼板吸液芯、柔性支撐板、下殼板吸液芯和下殼板,所述上殼板設有第一褶皺結構,所述下殼板設有第二褶皺結構,所述第一褶皺結構及第二褶皺結構的位置相對應,所述上殼板及下殼板均為凹坑結構,上殼板及下殼板貼合后形成密閉腔體,所述柔性支撐板為褶皺板,其上設有孔洞。本發明的超薄柔性均熱板具有厚度薄,可柔性安裝,散熱能力高等優點,是柔性以及曲面電子元件散熱的理想選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脫脂的鈦粉注射成形用喂料及其鈦制品;該喂料由鈦粉和粘結劑組成。所用鈦粉的平均粒度為10?20μm。粘結劑占喂料總質量的10?20%,粘結劑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活化分散劑0.5?2%、潤滑劑1?5%、骨架劑5?15%、填充劑80?90%。本發明通過配比,將活化分散劑、潤滑劑、骨架劑、填充劑和鈦粉均勻混合到一起,然后造?;蚱扑榈玫阶⑸涑尚斡梦沽?。該喂料催化脫脂率在3小時達到73.10%,5小時達到85.50%,接近理論催化脫脂率,燒結前期進行熱脫脂,最后脫脂率為99.9%。所制備的脫脂坯缺陷少、保形性好,相比蠟基喂料有很大的提升。最終燒結的鈦制品不變形,表面光滑,無鼓包,具有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同時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異形孔陣列結構的鋰離子電池集流體及制造方法制備所需尺寸和數量的金屬箔片,各金屬箔片外形尺寸相同,將所凹模固定在激光器加工臺面上,通過離散分層方法設計出每一層金屬箔片對應的二維結構,將已制備好的金屬箔片中的一片放入夾具的凹模內加工出設定的孔槽結構;依次放入下一層金屬箔片,激光器在這一層金屬箔片上加工出所設定的孔槽結構;依次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所有金屬箔片上二維結構的加工;利用凸模與凹模將金屬箔片壓實后放入燒結爐進行保溫燒結,后冷卻至室溫;本發明不僅可以滿足具有異形孔陣列結構的鋰離子電池集流體的制造要求,同時可以完成具有介觀尺度規則三維孔槽結構的金屬薄片的制造。
本發明涉及增材制造領域,提供了一種金剛石/立方氮化硼—陶瓷復合材料DLP成型方法,其制備方法包括將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粉體、陶瓷粉體與燒結助劑混合均勻;將混合粉體加入到含光敏樹脂的溶液中,加入金屬鹽溶解于該溶液中,從而配置成DLP漿料;進行DLP打??;將打印獲得的樣品進行排膠、還原、燒結,獲得金剛石/立方氮化硼?陶瓷復合材料DLP打印樣件。本發明提供的金剛石/立方氮化硼—陶瓷復合材料DLP成型方法能夠有效制備具有復雜形狀及內部結構的超硬材料工具,確保金剛石/立方氮化硼或立方氮化硼在高溫燒結過程中的穩定性,解決了傳統成型工藝難以獲得具有復雜結構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豎式熱管冷凝器的復合外結構熱管,包括管體,管體的一段是冷凝段,另一段是蒸發段;管體外對應冷凝段為外翅片結構,對應蒸發段為外溝槽結構。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豎式熱管冷凝器的復合外結構熱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管體的加工,外翅片單元、上端蓋和下端蓋的加工,外翅片結構的加工,吸液芯的加工和封裝步驟。本發明具有加工工藝簡單可靠,用于豎式熱管冷凝器時,冷凝效果好,維護簡單的優點,屬于冷凝器的零部件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控板狀WC晶粒排列狀態的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按合金的理論成分計,稱取的W粉由兩種顆粒大小明顯不同的W原料以一定的重量比例所組成,并稱取石墨粉及Co粉;通過調節行星式球磨的工藝參數先對W?C?Co粉末進行行星式球磨;然后再通過調控等離子體輔助球磨,獲得由小尺寸片層狀W薄片與大尺度片層狀W薄片共同組成的W?C?Co復合粉末;隨后將球磨粉末進行壓制成型,經高溫原位碳化燒結得到致密的板狀WC晶粒硬質合金。本發明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耗能低,而且可實現燒結塊體中板狀WC排列取向程度的調控,進一步優化了板狀WC晶粒WC?Co硬質合金的力學性能,使硬質合金具有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光學陶瓷的冷等靜壓方法和光學陶瓷的制備方法,冷等靜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干壓成型后的若干光學陶瓷圓柱體狀素胚堆疊成一個圓柱體,并且每兩個圓柱體狀素胚之間用圓形稱量紙隔開;b)將步驟a)堆疊成的圓柱體用保鮮膜包裹至少2層;c)將步驟b)包裹好的圓柱體放入真空袋中抽真空,然后冷等靜壓,經卸壓得到冷等靜壓后的光學陶瓷素胚。采用本發明新的冷等靜壓的方法,可以制備出邊緣受損較少的陶瓷胚體,進而制備出具有高透過率的陶瓷片。實驗證明,本發明實施例采用新型的冷等靜壓技術燒結出的Nd:YAG激光陶瓷邊緣缺陷大大的減少,拋光后透過率可達81%。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強韌輕量化結構件壓鑄鋁合金生產工藝,屬于特種鋁合金技術領域。本發明以鈦錠和鋁?銅中間合金棒為原料,其主要成分為T i:38?42wt%,A l:50?55wt%,Cu:5.2?6.7wt%,S i<0.8wt%,余量為不可避免的雜質,Cu的添加促進了原子團簇的形成,溶質原子團簇與滑移位錯交互作用,其與第二相顆粒的作用相近,可對鋁合金強化;在熔煉過程中使用自制精煉劑,其以沸石顆粒為載體,負載有納米級零價鐵和鉭粉,零價鐵與合金液中的氧結合,鉭粉吸氫生成TaHx,其與浮渣共同上浮,有效去除合金液中氧和氫,減少氣孔及夾雜,有利于形成致密的鑄造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成本高性能的TiBw/Ti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方法為:將納米TiB2粉末和硬脂酸混合球磨,后與氫化鈦粉末混合,經壓制成型,燒結,得到TiB陶瓷相分布均勻的TiBw/Ti鈦基復合材料。利用TiB2與基體發生原位反應得到TiB增強相,獲得TiBw/Ti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TiBw/Ti復合材料抗拉強度達到740MPa,斷后延伸率達到6.1%,實現了燒結氫化鈦制備的鈦基復合材料拉伸塑性從無到有的突破。本發明所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本發明屬于無機非金屬硬質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含缺陷的片狀二硼化鎢粉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將三氧化鎢粉、碳化硼粉、碳粉按摩爾比2:(1~2.5):(4.5~5)混合,再按照原子比W:TM=95:5(TM=Mo或Cr)添加三氧化鉬粉和三氧化二鉻粉均進行摻雜,制備不同缺陷濃度的二硼化鎢粉末。原料球磨混合后壓制成塊,在真空狀態中加熱到1300~1500℃下保溫0.5~2小時,搗碎,研磨過篩,得到具有亞微米級、含位錯、片狀、燒結性能好的二硼化鎢粉體,并能通過摻雜不同元素定量控制缺陷濃度。所得二硼化鎢粉體可應用于研磨拋光和氫催化領域,進一步獲得的二硼化鎢塊體可應用于耐腐蝕材料、電極材料和切削刀具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加工領域,公開了一種Ti?Fe微粉包覆下的多通道陶瓷預制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通過機械合金化(MA)的方法獲得Fe?Ti合金深共晶點附近得合金粉體,合金粉體的熔化溫度可達1085℃,通過無壓燒結的方法將合金粉體與ZTA陶瓷顆粒在1250~1550℃保溫,促使熔融液態Ti對ZTA表面進行活化處理,可以顯著提高ZTA與表面活化作用,陶瓷與粘結劑間形成了Ti?O過渡層使得預制體的壓潰強度,提高陶瓷表面與鋼鐵溶液的潤濕性,預制體的壓潰強度可達5MPa。
本發明屬于金屬熔覆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表面涂層的成型方法及其在基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表面涂層的成型方法,為:制模、備料、喂料、脫脂和燒結,其中,制模和備料無先后順序。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成型方法在基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經實驗測定可得,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實現對于待噴涂產品表面涂層厚度的準確控制,同時,還可應用于多種不同的基體材料以及涂層材料,并有效降低能耗。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表面涂層的成型方法及其在基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金屬熔覆技術存在著涂層厚度無法準確控制、應用局限性大以及能耗高的技術缺陷。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廣州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