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模壓長晶須/玻纖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LFT-D成型方法將硫酸鈣晶須與聚丙烯PP按照(7~15%):(95~85%)的質量比例,并加入3~5%的工業白油在高速混合機混合;將混合料通過一階螺桿擠出機熔融塑化,將改性玻纖與經一階螺桿擠出機熔融塑化的混合料按照3:7的質量比一起進入二階螺桿擠出機熔融混合后擠出;經二階螺桿擠出機擠出的混合料送入模壓模具內,合模保壓后即得制品。本發明將長晶須作為第三元,加入玻璃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中,來提高復合材料強度和模量,并且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高剛度的復合材料模板,包括模板本體,所述模板本體包括一面板和復數根固定于所述面板上的加強筋,位于面板四周的所述加強筋上間隔設有復數個手柄孔,所述模板還包括一背板,所述背板通過一膠層固定于加強筋表面,所述背板四周間隔開設有復數個與手柄孔相對應的孔位。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高強度、高剛度的復合材料模板的制作方法,提高復合材料模板的強度和剛度,從而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施工難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的智能環保磚。本發明的相變儲能復合材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原料制備而成:陶瓷纖維0.5~5份、二水氯化鈣0.5~5份、石蠟10~50份、乳化劑0.5~2份、溫變粉0.5~2份。本發明的相變儲能復合材料為有機?無機相變復合材料,儲能材料體積大、儲能性能佳、且可變色,可用于制備智能環保磚,所述智能環保磚包括:以金屬材質制成的方形中空磚體、包覆于所述方形中空磚體外表面的均勻相變儲能材料層、以及包覆于所述相變儲能材料層外表面的定型保溫強化層。本發明的智能環保磚具有中空結構,質量輕、強度高、抗壓能力好,能實現溫度的自動調節,且還能感溫變色,可用于防火預警。
本發明提供了羧甲基纖維素納米纖維膜/海藻酸鈉/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利用熱致相分離法制備醋酸纖維素納米纖維膜,接著在NaOH/乙醇溶液中水解得到纖維素納米纖維膜。將纖維素納米纖維膜與氯乙酸反應得到羧甲基纖維素納米纖維膜。最后將羧甲基纖維素納米纖維膜與海藻酸鈉和石墨烯復合、環氧氯丙烷交聯得到羧甲基纖維素納米纖維膜/海藻酸鈉/石墨烯復合材料。采用凝血指數(BCI)在體外進行評估,通過血紅蛋白溶液的吸光度值來判斷其血液凝結速率。羧甲基纖維素納米纖維膜/海藻酸鈉/石墨烯復合材料的BCI為40.1%,具有高效快速止血能力。
本發明提供了兒茶酚功能化殼聚糖多孔納米纖維膜/海藻酸鈉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利用熱致相分離法制備殼聚糖多孔納米纖維膜,后通過低溫等離子輻照將兒茶酚接枝到纖維膜上,最后將纖維膜與海藻酸鈉復合得到兒茶酚功能化殼聚糖多孔納米纖維膜/海藻酸鈉復合材料。利用殼聚糖多孔納米纖維膜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積可快速吸收血漿,使血細胞積聚在表面上,從而促進血液在傷口表面凝結。利用兒茶酚粘附基團和殼聚糖多孔納米纖維膜的吸水協同作用,賦予復合材料高效快速止血能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層貼合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用于生產薄壁表面構件的薄壁表面構件生產裝置、與所述薄壁表面構件生產裝置平行設置的且用于生產支撐構件的支撐構件生產裝置以及用于將所述薄壁表面構件和支撐構件相互膠合的合模膠合裝置;該裝置能夠全自動化生產雙層貼合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能夠實現對零件的上下兩面可選擇性吸附并進行上下翻轉,靈活性強,保證材料翻轉后的平穩性,提高翻轉精度,減少翻轉和轉運所需時間,有效提高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殼聚糖接枝漆酚/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采用改進的Hummers法制備氧化石墨烯;以殼聚糖為聚合物基體,乙醇/水/乙酸為溶劑,通過熱致相分離法制備殼聚糖納米纖維膜;將殼聚糖納米纖維膜用低溫等離子體輻射處理引入活性自由基,后將漆酚接枝到殼聚糖納米纖維膜上得到殼聚糖納米纖維膜接枝漆酚。最后將殼聚糖接枝漆酚與氧化石墨烯復合,戊二醛交聯得到殼聚糖接枝漆酚/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殼聚糖接枝漆酚/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具有高效快速止血能力。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復合材料模板面板增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①將基料放置在模具內,通過首次模壓得到模板底層;②短暫開模,將預裁切好的纖維增強材料層放置在模板底層基料層上;③在纖維增強材料層上放置用于模壓模板面層的料塊;④合模后進行二次模壓,得到成型后的復合材料模板,該復合材料模板包括自下而上的模板底層、纖維增強材料層以及模板面層;⑤對成型后的復合材料模板進行后處理,得到最終產品。通過采用本發明方法,使得產品沖擊性能和彎曲性能得到極大改善,表面收縮得到控制,產品形變表面質量得到改善,表面光滑。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模板的修補工藝,包括:清理復合材料模板上破損孔洞及四周的雜物;用拋光機打磨破損孔洞邊緣,在破損孔洞兩側邊緣向外磨出30~45°角的斜面并將破損孔洞四周拋平;在工作面粘上透明膠帶封住破損孔洞;將工作面朝下,在破損孔洞內倒膠水;裁剪一玻纖氈,將玻纖氈覆于膠水上使底面與膠水充分浸潤;再倒入膠水使其浸潤玻纖氈表面,同時再使用一玻纖氈將膠水覆蓋后再涂上膠水并使得其高出復合材料模板背面1-2mm;靜置所述膠水待其固化后,撕去透明膠帶并用拋光機將破損孔洞四周磨平拋光,完成修補。本發明的優點是使損壞的復合材料模板修補后能繼續使用,過程簡單方便,延長了復合材料模板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
本發明涉及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及其應用,復合材料包括基體和面層,基體是一種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面層是一種熱塑性材料浸漬的玻璃纖維氈面層,面層加熱至熔融狀態與同是熔融狀態的基體材料模壓而交聯成一體。其制造過程,將面層加熱到熔融狀態后放入模壓設備模腔,同時基體熱塑性材料與玻纖均勻混合后輸送到模壓設備模腔,并放置在熔融狀態的玻璃纖維氈的上方,模壓成型。該工藝材料可應用于建筑模板制造。本發明通過在面層設置經緯分布的玻璃纖維氈并與LFT-D基體融合形成整體,改善了LFT-D工藝用于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長纖維的排布的有序性,應用于建筑模板制造,壓制成型制品的機械性能有大幅度提高。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用大粒徑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屬電池領域。上述復合材料包括核心、粘附于核心的表面的外殼及包覆于外殼的表面的碳材料層。核心的材料包括鎳鈷錳酸鋰、鈷酸鋰和錳酸鋰中的任意一種,外殼的材料為磷酸鐵鋰。其成本低、能量密度高、導電性能好且堆積密度大。制備方法包括:于核心的表面施加粘合劑并將磷酸鐵鋰粘附于核心的表面,干燥,氣相層積使碳材料包覆于外殼的表面形成碳材料層。此方法簡單,能提高磷酸鐵鋰復合材料的粒徑,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粒徑磷酸鐵鋰顆粒增大后帶來的材料導電性能的下降、充放電容量下降等影響。包括上述復合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高溫穩定性好。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建筑模板防漏漿的方法,步驟如下:在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四周加工出密封槽;在各密封槽內涂覆膠水處理劑;在與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四周的密封槽對應的硅膠條上涂覆膠水處理劑,所述膠水處理劑涂覆量為1.2-1.8g/m;在涂覆有膠水處理劑的密封槽與對應的硅膠條上選擇其一涂覆上膠水,所述膠水的涂覆量為2.0-2.8g/m;最后將硅膠條粘附到對應的密封槽內,常溫下固化10-15min,且所述硅膠條高出復合材料建筑模板表面0.6mm-0.8mm。本發明能夠減小因漏漿引起的模板難拆和手柄孔被混凝土堵死的問題,并減小模板回收時清潔難度大等問題以及提高模板灌漿后墻面整潔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的自動轉運裝置及其轉運方法,該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的自動轉運裝置包括行走機構、水平移動軌道、真空吸盤組和工作臺;行走機構包括行走底座和機器人;行走底座在水平移動軌道上行走,機器人固定在行走底座上,機器人的自由端安裝真空吸盤組,真空吸盤組包括吸盤支架,吸盤支架分成若干列,每列安裝至少一個真空吸盤,機器人帶動吸盤支架上下翻轉和豎直方向移動。該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的自動轉運裝置及其轉運方法實現對零件的上下兩面可選擇性吸附并進行上下翻轉,靈活性強,保證材料翻轉后的平穩性,提高翻轉精度,減少翻轉和轉運所需時間,有效提高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摻雜氟磷酸釩鋰/磷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該制備方法采用分步法工藝,制備方法包括:(1)微波溶劑熱法制備磷酸釩鋰/石墨烯復合材料前驅體;(2)通過熔鹽法制備鋁摻雜氟磷酸釩鋰/磷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3)樣品洗滌后采用冷凍干燥得到純相鋁摻雜氟磷酸釩鋰/磷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一次燒結即可得到復合材料,所用工藝簡單,樣品純度高,石墨烯包覆均勻,且復合材料的離子和電子電導率得到明顯的改善,組裝的鋰離子電池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PVC基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PVC基木塑復合材料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數混合而成:PVC32-51%、穩定劑1-3%、加工助劑1-2%、抗沖改性劑2-3%、潤滑劑2-3%、木粉40-60%,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經過錐形雙螺桿混煉,經冷卻固化后切割成成品。與普通塑木材料相比,所制得的注塑級PVC基木塑復合材料具有木粉填充量高,高溫流動性好等優點,可直接用于注塑生產,成型的木塑制品其綜合物理機械性能和外觀優良,木質感強,成本優勢明顯。?
本發明一般地涉及一種竹制品材料,尤其涉及一種萃取竹纖維材料。所述竹纖維材料經由下述步驟制得:(1)制備竹油;(2)采取萃取和機械研磨制備竹纖維;(3)在室溫下,將竹油、防水劑和食鹽混合,加入該混合物2-5倍重量的水,攪拌5-10分鐘;(4)在室溫下,向步驟(3)制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步驟(2)制得的竹纖維,以及天然樹脂膠粉和食用淀粉,攪拌10-15分鐘,最后加入鈦白粉,攪拌均勻,即得萃取竹纖維復合材料。由于采取萃取技術,本發明的萃取竹纖維復合材料中力學性能得到了顯著改善。竹油組分得到了有效的處理,使竹油保存時間更長。生產過程中的溫度以及其他相關參數得到了優化,使萃取竹纖維復合材料化學性質更加穩定,其生產成本更加低廉。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剪裁玻璃纖維網格布;將玻璃纖維束切斷,并與聚丙烯在雙螺桿中180℃-250℃混合均勻,后擠出混合熔融料到輸送帶上,且重量比短切玻璃纖維:聚丙烯=20%~50%:50%~80%;將玻璃纖維網格布夾于兩層所述混合熔融料之間,得到模坯;輸送帶將模坯輸送至保溫段,在溫度150℃~200℃下保溫1-2min進行預結合;夾取模坯放入模具中模壓成型,即得制品。本發明解決了復合材料制品在使用過程中耐沖擊性能差的問題,降低了復合材料制品受沖擊破壞后發生碎裂的風險。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南平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