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風科技助力埃及GOSII風電項目(紅海風能公司蘇伊士灣2號項目)擴容工程提前4個月實現全場并網。擴容工程共安裝20臺金風科技GWH182-7.5MW機組,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650MW,成為非洲最大已投運風電場。該項目不僅為埃及提供了清潔能源,還助力當地實現減排目標,推動非洲新能源產業發展。
7月15日,杉杉股份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810.41%至1265.61%。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負極材料業務的顯著提升和偏光片業務的穩健運行。
7月16日,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決定將“硬質合金帶鋸條產線建設項目”“高速鋼雙金屬帶鋸條產線建設項目”“新能源電源及儲能電源生產基地項目”等三個項目的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這些項目原計劃總投資4.77億元,因市場競爭加劇及市場需求波動,公司決定審慎推進項目實施。
7月15日,贛鋒鋰業旗下深圳易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成立國峰(深圳)軟件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新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軟件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等,標志著贛鋒鋰業在儲能和軟件開發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7月15日,新疆天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其與國電投(深圳)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的十戶灘工業園區200MW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已實現并網發電。該項目規劃包含200MW光伏發電站、配電網及30MW/60MWh電化學儲能系統,旨在助力公司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7月16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重慶市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體系基本健全,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初步建成西部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目標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區縣覆蓋率達90%,培育一批符合行業規范條件的回收利用企業,打造2個以上集聚發展的回收利用產業基地,提升鋰、鈷、鎳、錳等金屬資源回收利用率,普及動力電池智能化精細化拆解和濕法全組分資源化回收等關鍵技術。
7月16日,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通知,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配電網可開放容量。已有10地接網預警等級為受限。海南省分布式光伏可開放容量線上查詢平臺已上線,企業、居民用戶可通過訪問網址或掃描二維碼便捷獲取可開放容量等信息。
歐洲光伏產業協會在布魯塞爾宣布成立“歐洲電池儲能平臺”,并提出到2030年,歐洲儲能總裝機容量需從當前約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實現10倍增長,否則能源轉型進程將面臨停滯風險。
建德電網首座10千伏用戶側儲能電站——15兆瓦/33兆瓦時的朝陽儲能電站6月27日并網,利用分時電價低谷儲能、高峰放電,智能削峰填谷,既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又消納新能源、減排二氧化碳,為迎峰度夏保供和“雙碳”目標提供支撐。項目由建德縣調技術護航、多專業協同驗收,打造安全高效接入樣板,驗證“用戶側+儲能+智慧管理”模式可行,形成可復制的低碳轉型“建德方案”,并計劃推廣經驗、探索虛擬電廠,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7月14日,江西新干400MW/800MWh獨立儲能電站開工,標志華中最大電網側共享儲能項目啟動。項目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配“新能源+儲能+數字管控”系統,可提升吉安新能源消納15%,年減碳15.6萬噸,總投資12.8億元,投產后年產值超億元。作為江西首批獨立儲能示范工程,項目將打造“江西樣板”,助力老區綠色崛起。
西藏索縣熱熱50MW光儲項目2023年12月并網,交流側50MWp、直流側58.09MWp,配套10MW/40MWh構網型儲能,可3倍/10秒過載并獨立支撐電網。截至2024年底,電站安全運行395天,發電量5020萬kWh,未發生非停;建設期帶動就業259人、增收300萬元,實現“牧光互補”。目前魯電國華正針對高海拔嚴寒缺氧環境,對35kV配電室開展精細化消缺,通過耐寒材料、工藝優化及供氧保暖措施,確保電站長期高效運行,為藏北清潔能源基地提供持續動力。
7月5日,鑫和綠能與懷化溆浦城南客運中心聯手啟動380千瓦光儲微電網一期項目,將“光伏+儲能”模式首次深度嵌入交通樞紐:屋頂光伏白天發電、夜間低谷充電、高峰放電,預計年省電費300萬元、減少碳排放288噸,投資回報30%,同時為未來新能源大巴充電預留綠色電力。項目已全面進場施工,鑫和綠能以設計、采購、施工、運維全流程保障質量,打造區域綠色交通示范樣板,并計劃復制到機場、火車站等場景,助推交通領域“雙碳”落地與經濟高質量增長。
中國能建西北院中標新疆和田于田縣200兆瓦/800兆瓦時獨立儲能EPC項目,將建設磷酸鐵鋰儲能電站及220千伏匯集站。項目采用構網型組串式技術,可高效靈活調節電網并獨立參與市場交易,投運后將顯著提升區域新能源消納與調峰能力,為新疆構建安全、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示范。
近日,湖南建投旗下中湘海外、湖南建投水利與大魚新能源在格魯吉亞簽約帕拉瓦尼一期130MW風電EPC合同,總投資約12億元,為該國可再生能源重點工程。湖南建投董事長蔡典維稱,此舉是集團深耕“一帶一路”的標志性成果,將推動中格新能源與基礎設施協同發展;建投水利董事長姜賽嬌表示,將發揮專業優勢,攜手大魚新能源打造安全優質高效、綠色低碳的合作典范,助力格魯吉亞能源結構優化與民生改善。
7月14日,總投資126億元的華強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在當陽壩陵化工園開工,規劃建設14個子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111億元、年稅收近10億元。當天啟動的最大單體項目為年產40萬噸合成氨、30萬噸尿素裝置,投資52億元,工期兩年。此前,年產40萬噸電子級過氧化氫等系列項目已先行開工,預計2026年下半年陸續投產,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而內華達州工廠由松下與特斯拉合資建設,規劃年產能為41GWh,于2017年投入運營。待堪薩斯州工廠全面投入運營后,松下在美國的電池總產能將攀升至73GWh。
該探礦權項目涉及礦種為脈石英,勘查區域位于阿勒泰市塔爾浪村周邊,總面積31.4243平方千米,當前處于普查階段。根據出讓方案,勘查投入將嚴格依據中標單位技術方案執行,探礦權有效期設定為5年。
2025年6月中國原鋁(電解鋁)行業呈現結構性調整特征,當月產量達到381萬噸,在去年同期基數上實現3.4%的同比增長。
2025年6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表現亮眼,當月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9.2%,較上月增速提升1.3個百分點。從累計數據看,1-6月該領域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鑫鉑股份還提到,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以及再生鋁項目目前正處于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由于新項目從投產到穩定運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此在當前階段,這些項目尚未能充分發揮其盈利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