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崔平,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金屬學會煉焦化學分會委員、安徽省院士專家聯誼會常務理事、安徽省金屬學會理事。從事配煤煉焦及焦炭質量與高爐冶煉關系、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煉焦過程節能減排等理論與應用研究。主持國家級課題5項、企業課題52項。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出版著作3部、教材1部。
崔文權,華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省環境光電催化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層次人選,省先進工作者,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2001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分別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及清華大學化學系做訪問學者研究。 在煤化工及能源與環境催化領域開展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杰青項目各1項。
中國煤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煤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煉焦煤資源優化配置和焦炭質量影響因素研究;煤巖理論指導煉焦配煤等,近年來主持完成寶鋼、馬鋼、梅鋼、山鋼、新鋼、湘鋼、柳鋼,寶泰隆等大型企業關于煉焦配煤和煉焦工藝優化等領域產學研項目60余項。所研成果 “煉焦煤資源配置和焦炭質量預測控制技術”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煤焦方面研究論文60余篇。
郭少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流課程“環境工程原理”課程負責人,國家注冊環保工程師,國家注冊環評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清潔利用及固廢資源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中央引導地方專項、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及企業委托等多項項目的研究工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一部,在國際出版社出版專章一章,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余篇。曾獲國際能源集團殼牌公司優秀科研獎一等獎。
2012-2020年在山西煤化所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2020年后在太原工業學院工作。研究方向為C1分子催化轉化、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等。近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作為第一和通訊作者在Angew Chem、Appl. Catal. B: Environ.、Green Chem.等上發表論文12篇,其中一區TOP文章9篇,研究成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
標題:王延臻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