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施磊,副教授,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青年人才,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師從戴永年院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2項,先后獲得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指導學生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銅、省金;參與制定團體標準1項,主要從事冶金及化工行業固體廢資源化利用。
劉三平,主要從事銅、鉛、鋅、鎳、鈷等有色金屬冶煉和綜合回收等工藝研究和工程咨詢設計工作,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項目,主持完成多項企業重大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 共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發表各種科技期刊論文50余篇。
教授、博導,國家離子型稀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指南編制專家,江西省稀土熒光材料及器件重點實驗室主任、江西理工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中心(分析測試中心)主任。中國稀土學會理事,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資助計劃人選。主要從事稀土工程、熒光材料及相圖熱力學的研究工作。
李春萌,本科畢業于東北大學冶金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專業;碩士論文完成在清華大學材料系粉體工程實驗室;畢業后至今一直在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工作,從事有色金屬領域咨詢與信息服務工作;從事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資源建設、數據加工、信息服務工作;擅長有色金屬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信息服務;尤其對銅、鋁、鎳、鈷、稀土等金屬上下游全產業鏈,從原材料到冶金再到材料加工等國外信息服務有經驗。撰寫論文20余篇,專著3部;獲得冶金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
先后赴日本東北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在“城市礦產冶金及戰略礦產資源綜合分離提純”領域深造和工作近十年,現任武漢科技大學“國家環境保護礦業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負責人,德國洪堡學者,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特別研究員、希望學者,湖北省百人計劃專家、武漢英才計劃專家,日本政府高級優遇人才。
標題:楊亮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