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長期從事離子型稀土資源提取和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8項,其他項目近10項。先后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江西省“雙千計劃”、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等; 擔任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委員、是IJMMM、中國稀土學報(中英文版)、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稀有金屬等7個高水平期刊青年編委。至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Hydrometallurgy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2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長期從事頁巖提釩關鍵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對釩頁巖礦物晶體結構、賦存狀態以及釩遷移配位轉化機制研究較為深入,在該領域發表SCI學術論文24篇,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其他國家及省部級項目7項。
萬騫,現任職于武漢科技大學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要聚焦戰略釩資源清潔利用與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領域,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發表SCI論文20余篇,相關成果被加拿大Advance in Engineering(AIE)評為2018年全球熱點研究。入選湖北省“楚天學者”人才引進計劃,受邀擔任Gels雜志客座編輯及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
王晨曄,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青年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子任務1項及多項企業委托項目;獲2021年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循環經濟科技創新青年突出貢獻獎1項;入選中國科學院穩定支持技術研究領域青年團隊項目、中國科學院青促會及中國科學院核心骨干崗位;發表60余篇期刊文章,其中SCI論文30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36件,其中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7件;擔任《有色金屬(冶煉部分)》及《綠色礦冶》期刊青年編委。
陳光潤,攀枝花學院釩鈦學院2023級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楊紹利教授、馬蘭教授?,F任研究生英語協會會長,專業成績排名第二。主要研究方向為釩鈦新材料新技術研究,撰寫論文曾獲2023中國釩鈦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胡申琛,教授高級工程師。長期在銅鈷尾礦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領域從事科研、設計與咨詢工作。在銅鈷尾礦濕法高效提取的機理研究及工程技術領域取得了一些原創性的成果,并在許多礦山得到了推廣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社會、經濟、環保效益。
標題:肖燕飛
評論 (0條)